[发明专利]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9623.5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龚智强;刘永庆;梁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模式 下肢 康复 锻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座椅架和下肢训练装置。其中,下肢训练装置安装在座椅架上,且设有主动训练装置和被动训练装置,可实现对人体腿部和脚部等不同部位的康复训练需求,以适应不同人群使用。本发明具有工作可靠、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和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可满足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进行锻炼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多数有偏瘫的症状。同时,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肢体运动功能损伤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类患者除了早期手术、药物治疗外,后期的科学康复训练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康复训练依赖于治疗师的一对一徒手操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而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单一,达不到所预期的康复效果,因此,函待研究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本装置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可实现对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综合考虑临床康复治疗理论和机器人领域技术,设计出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来帮助不同患者完成康复锻炼。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训练模式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座椅架和下肢训练装置,所述的座椅架包括座椅、扶手,所述的扶手有两个,其通过螺栓连接在座椅的两侧;所述的下肢训练装置安装座椅架上。
所述的下肢训练装置包括被动训练装置和主动训练装置,所述的被动训练装置位于座椅的下方;所述的主动训练装置安装在座椅上;
所述的被动训练装置包括被动训练驱动装置一、第一从动连杆、脚踏板、被动训练驱动装置二;所述的被动训练装置一安装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一平台上,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条、一级传动连杆、电机一、二级传动连杆,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二级平台架的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第一从动齿轮轴,且同时与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条保持啮合,所述的第一从动齿条安装在二级平台架的T型导槽上,与其形成移动副,所述的一级传动连杆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条通过铰链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二级传动连杆上,所述的二级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脚踏板上,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一平台上;所述的第一从动连杆有两个,位于脚踏板的两侧,其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脚踏板上,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一平台上;所述的被动训练驱动装置二安装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二平台上,其包括第二从动连杆、第一丝母、第一右旋丝杆、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电机二、第二左旋丝杆、第二丝母,所述的第二从动连杆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从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球副连接在脚踏板上,一端通过球副连接在第一丝母上,另一个第二从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球副连接在脚踏板上,一端通过球副连接在第二丝母,所述的第一丝母安装在第一右旋丝杆上,所述的第一右旋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二平台上,另一端与第二左旋丝杆固连在一起,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第二左旋丝杆上,且与第二主动齿轮保持啮合,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电机二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二通过螺栓连接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二平台上,所述的第二左旋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二级平台架的第二平台上,所述的第二丝母安装在第二左旋丝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学院,未经巢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手术体位架装置
- 下一篇:上肢康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