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413.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贤一;波川启土;福田忠仁;松野有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王玉玲,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用光 背光 单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背面对液晶层进行照射的背光源方式得到普及,在液晶层的背面侧装备有边缘光型(侧光型)、正下方型等的背光单元。如图19所示,该侧光型的背光单元101一般具备光源102、沿着端部配置于该光源102的方形板状的导光片103和在该导光片103的表面侧重叠配置的多个光学片104。该光学片104具有对透射光线的扩散、折射等光学功能,例如使用配置于导光片103的表面侧且主要具有光扩散功能的光扩散片105、配置于光扩散片105的表面侧且具有朝向法线方向侧的折射功能的棱镜片106。
若对该背光单元101的功能进行说明,则首先,从光源102入射至导光片103的光线被导光片103的背面的反射点或反射片(省略图示)及各侧面加以反射,并从导光片103的表面出射。从导光片103的表面出射的光线入射至光扩散片105并且被扩散而从表面出射。从光扩散片105的表面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棱镜片106,在形成于表面的多个凸条棱镜部的作用下朝向法线方向侧折射而被出射,进而对表面侧的未图示的液晶层整个表面进行照明。予以说明,虽然未图示,但是,作为上述光学片104,也使用配置于棱镜片106的表面侧且通过使光线略微扩散来抑制由棱镜片106的多个凸条棱镜部的形状等所致的亮度不均的上用光扩散片、具有朝向法线方向侧的折射功能及广角度的光扩散功能的微透镜片等。
光学片104具有如上述那样对透射光线的扩散、折射等光学功能,并且出于背光单元的亮度的均匀化、正面方向的高亮度化等目的而被使用。关于该光学片104,若以光扩散片105为例,则如图20所示,具有以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基体材料层111(光学层)、在该基体材料层111的表面侧层叠的光扩散层112和在该基体材料层111的背面侧层叠的防粘附层113。该防粘附层113会防止因光扩散片105的背面与导光片103的表面粘附(密合)而产生莫尔条纹的不良。该防粘附层113一般具有球状的珠114及覆盖该珠114的粘结剂115,利用因珠114产生的向背面侧突出的凸部来防止粘附(参照日本特开2010-26231号公报)。
然而,如上述那样具有珠114及粘结剂115的以往的防粘附层,因珠114的突出而形成凸部,因此该凸部容易成为与珠114的形状近似的形状。因此,该凸部的平均径及平均高度容易成为相同程度,凸部的前端部(下端部)的R容易变小。因此,根据上述以往的防粘附层113,有在与上述凸部抵接的导光片103的表面产生损伤的风险。而且,若如此地在导光片103的表面产生损伤,则有因入射至该损伤的光线而产生亮度不均的风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粘附并且能够防止在背面侧配置的其他光学构件的损伤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及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粘附并且能够防止光学构件的损伤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背面以散点状具备多个凸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上述凸部为扁平的半球体或前端部被弄成圆状的扁平的锥体。
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由于在背面以散点状具备多个凸部,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及在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背面侧配置的其他光学构件利用该多个凸部而部分抵接。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可以防止与在背面侧配置的其他光学构件的粘附。进而,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通过是上述凸部为扁平的半球体或前端部被弄成圆状的扁平的锥体,从而使多个凸部的前端部(下端部)的弯曲面比较平缓,由此可以防止在背面侧配置的其他光学构件的表面的损伤。
上述凸部适宜为半分割旋转椭圆体。如此,通过使上述凸部为半分割旋转椭圆体,从而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配置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的背面侧的其他光学构件的表面的损伤。
作为上述多个凸部的占有面积比,优选2%以上且80%以下。如此,通过使上述多个凸部的占有面积比为上述范围内,从而既能充分防止与配置于背面侧的其他光学构件的粘附,又能更可靠地防止对其他光学构件的表面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和株式会社,未经惠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