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643.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权;桑鹏;牟欢;曹阳;高策;郭磊;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轴纳型精 太阳 敏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所述太阳敏感器包括限束板(1)、底座(2)、电路板(3)和微型接插件(4);其中,所述限束板(1)中心设置台阶式孔,供太阳光穿过;所述限束板(1)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电路板(3)和微型接插件(4)固定在限束板(1)与底座(2)之间。本发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同时具有易于安装和校准装调;可靠性高,抗航天应力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用于测量卫星姿态。
背景技术
随着公斤级别的纳卫星、皮卫星技术快速发展,其在空间科学、技术实验,甚至应用卫星等领域都有着很大的需求。具备一定功能的纳卫星或者皮卫星在空间运行,同大卫星一样也需要太阳敏感器提供姿态测量,但皮纳卫星能够提供的重量、体积、功耗等方面的资源相当有限,目前市场上成熟的无论是数字太阳敏感器还是模拟太阳敏感器,基本上都超出了纳卫星皮卫星提供的资源极限,所以迫切需要开发适应皮纳卫星资源约束的精太阳敏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校准装调,且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所述太阳敏感器包括限束板1、底座2、电路板3和微型接插件4;其中,所述限束板1中心设置台阶式孔,供太阳光穿过;所述限束板1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电路板3和微型接插件4固定在限束板1与底座2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束板1与底座2接触的固定面为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束板1中心开台阶式限束直角方孔5,所述直角方孔5 的边长小于1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束板1通过四角固定在底座2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束板1固定位置为下沉扇形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采用3个凸耳9的固定结构,其中两个凸耳9位于底座2一侧的两个边角处,另一个凸耳9位于底座2相对一侧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内有下沉式凸台8,用于固定电路板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的微型接插件4的安装在两个凸耳9一侧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的微型接插件4的安装孔采用无梁凹形孔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抗航天应力能力强;
2、本发明的太阳敏感器的限束板为独立部件,且固定面采用平板的方式,更有利于限束孔中心位置与电路板探测器中心重合度的调节和校准;微型接插件采用侧安装且位于双凸耳的中间位置,这样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而且尽可能的减小了仪器的最大尺寸;
3、本发明的纳型两轴精太阳敏感器采用三个凸耳的安装方式,既保证了固定时的牢固性,还能减小仪器的重量;限束孔四角下沉式的安装方式这样既有利于控制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的总体尺寸,也能减轻仪器的重量,同时增强了仪器外形的美观;
4、本发明的微型接插件安装孔采用下沉式无梁凹形孔,保证了微型接插件与电路板焊接和调试完成之后整体安装,简化了装配难度,保证了装配精度,有利于提升纳型精太阳敏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限束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底座的结构图。
附图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