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安防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7627.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蒋昌霞;林影影;王欢;刘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普立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薛鹏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警示单元 安装座 防护单元 下水道口 安防 下端 损伤 下水道口处 缓冲作用 警示作用 可转动 上端 下水道 包绕 减小 警示 转动 市政 维修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市政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路面安防井盖,包括井盖安装座、警示单元和防护单元,所述的井盖安装座通过转动副可转动的安装在路面下水道口处,井盖安装座上端安装井盖;所述的警示单元安装在井盖安装座下端,警示单元用于对路过下水道口旁边的行人和车辆起警示作用,避免行人和车辆陷到下水道口;所述的防护单元安装在井盖安装座下端并包绕在警示单元四周,防护单元用于对与本发明发生碰撞的车辆起缓冲作用,减小警示单元的损坏和车辆的损伤;当需要对下水道进行维修时,本发明能够很好的警示路过的车辆和行人,并能够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将车辆、行人和施工人员的损伤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路面安防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通州六合铸造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日本国土安全省曾召集专家和地方政府设立“下水井盖紧急安全对策委员会”,对发生问题的下水道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具体包括改换解压式防跌落井盖、设立摄像头监测井盖状态、在下水道内设置梯子以被跌落行人脱险、建立下水井盖信息和破损监测系统等。
而目前的井盖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传统的井盖承重小,经常出现破损,下水道的窖井里面需要维修的时候,往往需要将井盖搬开,使下水道口处于敞开暴露状态,使道路危险性增加,并且一些井盖搬开对行人以及机动车起不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路面安防井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安防井盖,当需要对下水道进行维修时,能够很好的警示路过的车辆和行人,并能够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将车辆、行人和施工人员的损伤降到最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面安防井盖,包括井盖安装座、警示单元和防护单元,所述的井盖安装座通过转动副可转动的安装在路面下水道口处,井盖安装座上端安装井盖;所述的警示单元安装在井盖安装座下端,警示单元用于对路过下水道口旁边的行人和车辆起警示作用,避免行人和车辆陷到下水道口;所述的防护单元安装在井盖安装座下端并包绕在警示单元四周,防护单元用于对与所述警示单元发生碰撞的车辆起缓冲作用,减小警示单元的损坏和车辆的损伤;其中:
所述的警示单元可随井盖安装座一同做向左的单边旋转运动,从而打开下水道口,以便于施工人员进入下水道内;
所述的警示单元可随井盖安装座一同进行中心旋转运动,且该旋转中心轴与地面平行,当进行下水道维修时,井盖安装座旋转到警示单元下端,警示单元则露出路面;由于警示单元此时凸出地面,从而行人和车辆难以陷到下水道口处,有利于保障行人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且警示单元上还安装有声光报警器,能够提醒行人和车辆避让。
所述的井盖安装座可绕警示单元左端单独进行旋转运动,以便于人工清理警示单元内的垃圾,避免警示单元内垃圾堆积而影响井盖周围空气质量,且使警示单元翻转朝上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的,所述的警示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三固定环和分隔条,所述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第三固定环均为高锰钢材质,高锰钢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主要是抗拉强度较高,又有很好的冲击韧性,特别是当高锰钢铸件受到强烈的冲击载荷时,工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出现加工硬化现象,本发明的警示单元采用高锰钢材质,能够有效的承受车辆撞击的力,不至于因警示单元出现严重损坏而影响到下水道内施工人员的安全,第一固定环转动安装在井盖安装座底端,所述第一固定环通过分隔条焊接有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井盖安装座上设有进水口,工作时,污水能够从井盖进入该进水口,再从该进水口进入警示单元内,警示单元能够起到一个对垃圾的初步筛分作用,大垃圾能够留在警示单元内,再由人工定期清理警示单元,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下水道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普立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普立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7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铁路拆卸车
- 下一篇:智能混水阀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