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7577.5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颜开红;赵桂锋;邓玉明;赵建军;谢勇军;王嫣;杨海龙;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曙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1/00 | 分类号: | F28F21/00;B32B3/24;B32B3/08;B32B9/04;B32B15/09;B32B27/36;B32B7/12;C09J133/00;C09J129/02;C09J123/12;C09J125/06;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32234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汉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6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换热器 复合 导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导热板包括依次层叠的氧化镁‑氧化铝‑硒化钼复合材料层、第一导热粘结层、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第二导热粘结层、金属基板,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中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填充有导热粘结柱,所述导热粘结柱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粘结层和所述第二导热粘结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利用不同功能的材料复合形成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导热板,导热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如何设计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型塑料波纹管,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换热器的导热性能有待改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导热性能优异的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复合导热板,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导热板包括依次层叠的氧化镁-氧化铝-硒化钼复合材料层、第一导热粘结层、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第二导热粘结层、金属基板,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中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填充有导热粘结柱,所述导热粘结柱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粘结层和所述第二导热粘结层;
所述氧化镁-氧化铝-硒化钼复合材料层由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的原料成分经混合、成型、烧结而成:氧化镁60-90份;氧化铝40-60份;硒化钼20-40份;非故意掺杂氧化石墨烯10-20份;碳纳米管10-20份;全氟化富勒烯5-15份;表面活性剂5-10份;无机分散剂5-10份;丙烯酸树脂型粘结剂10-20份;
所述第一导热粘结层、第二导热粘结层以及导热粘结柱采用相同的导热粘结复合材料,所述导热粘结复合材料由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丙烯酸树脂100份;聚丙烯醇10-20份;聚丙烯10-20份;聚苯乙烯10-30份;非故意掺杂氧化石墨烯10-20份;碳纳米管10-20份;全氟化富勒烯5-15份;玻璃纤维5-10份;抗老化剂5-10份;交联剂 1-5份。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以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无机分散剂为水玻璃、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镁-氧化铝-硒化钼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0.5-5毫米,所述第一导热粘结层和所述第二导热粘结层的厚度为300-800微米,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的厚度为1-5毫米,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为0.5-3毫米。
作为优选,多个贯穿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基板的所述通孔呈矩阵排列,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8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镁的粒径为5-100微米,所述氧化铝的粒径为10-50微米,所述硒化钼的粒径为20-8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抗老化剂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氧化锌纳米颗粒、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曙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曙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7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