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氨法脱硫循环液中Cl-、F-含量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6561.2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罗静;徐长香;许祥俊;张妍;杨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24 | 分类号: | C01C1/24 |
代理公司: | 31283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鹏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法脱硫 循环液 硫酸铵 氨法脱硫装置 硫酸铵溶液 平衡 除尘功能 功能区 一体化干燥塔 湿物料干燥 无二次污染 无废水排放 系统水平衡 干燥尾气 冷却功能 冷却尾气 溶液干燥 装置投资 装置运行 湿物料 湿料 腐蚀 输出 缓解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平衡氨法脱硫循环液中Cl‑、F‑含量的装置及工艺,所述的装置为氨法脱硫装置输出的硫酸铵溶液和湿物料硫酸铵的一体化干燥塔,包括溶液干燥功能区、湿物料干燥功能区、干燥尾气除尘功能区,根据需要可设置冷却功能区和冷却尾气除尘功能区;本发明的平衡氨法脱硫循环液中Cl‑、F‑含量,使得氨法脱硫装置系统有害物质如氟、氯含量平衡,系统水平衡控制,硫酸铵溶液干燥、硫酸铵湿料干燥于一体,极大地缓解了系统腐蚀、无二次污染、无废水排放,减少了装置投资和占地面积,提高了装置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氨法脱硫循环液中Cl-、F-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氨法脱硫技术具有循环经济、无二次污染、脱硫效率高、副产品价值高等优点。但是氨法脱硫工艺还存在一些始终困扰全行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因为CL-、F-富集引起的设备、管道等的腐蚀问题,运行不稳定问题。
现有技术中,硫酸铵干燥大多采用流化床干燥器,由于氨法脱硫装置不排放废水,因此系统中水平衡以及有害物质如氟、氯的浓度较难控制;脱硫吸收液氧化、浓缩(塔内饱和结晶或蒸发结晶)后,经过旋流、离心分离出固体硫酸铵产品,离心分离出的固体硫酸铵含水约1-5%,可以带走部分Cl-、F-离子,但大部分Cl-、F-离子又随着分离液返回到浓缩系统,这些物质富集在循环液(吸收液、氧化液、浓缩液)中后,形成极强的腐蚀性介质,在平衡状态下,浓缩液中Cl-、F-离子浓度可达到100000mg/L和20000mg/L以上。所以,在浓缩系统中的浆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而316L材质也只能在Cl-离子含量20000mg/L以下使用。现有技术采用不断提高设备材质的档次,在吸收段使用316L,在浓缩段使用2205双相钢,在高温段使用2507双相钢或钛材等,但是这样增加了投资,且产品质量难以满足GB535-95《硫酸铵》和《肥料分级及要求》(即将颁布)的要求。
申请号CN201410267059.7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降低Cl-、F-离子含量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经过多效真空蒸发结晶的浆液,在离心机中分离出固体硫酸铵后,得到含固量50%的离心分离液;步骤2,含固量50%的离心分离液进一步蒸发、干燥,得到水分含量5%的硫酸铵化肥产品,离心分离液中的Cl-、F-离子以NH4Cl、NH4F的形式固定在固态的硫酸铵化肥产品中;步骤3,收集硫酸铵化肥产品;步骤4,对含固量50%的离心分离液进一步蒸发、干燥时,会产生带有硫酸铵的二次汽,对带有硫酸铵的二次汽进行过滤;步骤5,对过滤后的二次汽进行冷凝冷却;步骤6,将冷凝冷却后的二次汽排放到脱硫塔中。所述降低Cl-、F-离子含量的装置包括耙式真空蒸发干燥器、可拆式过滤器、冷凝冷却机构、真空泵、脱硫吸收塔及回收机构;该工艺存在投资大、蒸发结晶蒸汽消耗大、产品水含量不合格(GB535要求硫酸铵合格品水含量≤1%)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