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粘接膜及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的支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5226.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5/00;C09J133/04;C09J133/00;C09J109/06;C09J1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粘接膜 菲林膜上 形成 结构 支撑 方法 | ||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双面粘接膜,所述双面粘接膜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包括离型膜一、第一胶层、UV光隔离膜、第二胶层和离型膜二,所述第一胶层、UV光隔离膜和第二胶层共同构成双面粘接膜的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能耐受在对菲林膜上的ITO层进行显影和蚀刻过程中的高温、强酸和强碱环境,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在所述高温、强酸和强碱条件下粘性并不会显著降低,且所述第二胶层中的胶为在受到UV光照射后其粘性会显著降低或失去粘性的UV减粘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的支撑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面粘接膜和菲林支撑方法使得昂贵的基板能得到充分的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产品制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双面粘接膜及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过程的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商购的菲林卷一般由覆盖粘贴有保护膜02的菲林膜01卷绕而成,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得到的触控屏具有轻、薄和带一定柔性的优势。但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而实施黄光制程时,菲林膜会出现卷曲现象,因而现有技术中都是将与菲林膜01粘贴设置的保护膜02粘贴固定在基板03上,如图3所示,该基板一般使用玻璃基板。现有技术中用于保护膜与基板间粘贴固定的双面粘接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双面胶层的两面均设置有离型膜,使用时将双面的离型膜撕去即可。
因保护膜与菲林膜间的粘贴力远小于保护膜与基板之间的胶的粘合力,因而在完成黄光制程后可以将菲林膜01从保护膜02上轻松地撕离,留下牢固粘贴在基板03上的保护膜02。此时,基板上的保护膜并不能轻易撕去,即使撕离保护膜后也会在基板上出现严重的残胶现象,含残胶的基板通过已有的机械手段或化学手段均难以清理干净,即使勉强将其清理干净也会使得清理过程耗时长达2小时以上,因而现有技术中在完成黄光制程后都是选择将贴合有保护膜的基板废弃处理。这一方面因基板材料的浪费而使得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的支撑方法成本耗费大,另一方面产生的基板废料还难免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可以使得上述基板能够轻松地得以重复利用的方法。
申请人通过仔细检索,尚未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有意识到该技术问题存在的描述,因而更不存在相关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而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双面粘接膜,所述双面粘接膜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包括离型膜一、第一胶层、UV光隔离膜、第二胶层和离型膜二,所述第一胶层、UV光隔离膜和第二胶层共同构成双面粘接膜的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能耐受在对菲林膜上的ITO层进行显影和蚀刻过程中的高温、强酸和强碱环境,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在所述高温、强酸和强碱条件下粘性并不会显著降低;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UV光敏性不同,所述第一胶层中的胶为在受到UV光照射后其粘性不会明显下降的胶,而所述第二胶层中的胶为在受到UV光照射后其粘性会显著降低或失去粘性的UV减粘胶。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光隔离膜为PET隔膜,且所述PET隔膜的厚度为0.02mm~0.15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光隔离膜为不透明PET隔膜,更优选所述UV光隔离膜为黑色PET隔膜。所述黑色PET隔膜可通过商购获取或购买原材料自制,其制备方法例如为在制备PET隔膜时添加一定量的黑色染料。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131)和第二胶层(133)的厚度均为0.015~0.2mm,优选所述第一胶层中的胶包括聚丙烯酸脂、丙烯酸树脂、丁苯橡胶和氯丁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胶层(133)中UV减粘胶为聚丙烯酸脂、丙烯酸树脂、丁苯橡胶和氯丁胶中的一种或多种胶拌合有UV光触发剂而得到。所述UV光触发剂也可以通过商购获取,再将其与第一胶层中的丙烯酸树脂胶拌合后得到第二胶层中的UV减粘胶。UV光触发剂在第二胶层中的含量例如为3~8wt%。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菲林膜上形成触控结构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