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2972.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吕运昌;陈云龙;边宝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52 | 分类号: | G01N2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于春洋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ccd 方式 测定 开口 闪点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品测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CCD方式测定绝缘油或变压器油等油品开口闪点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测量油品开口闪点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该方法为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在金属烧杯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油样,匀速加热后,温度每升高2℃用火焰扫划一次,当在试样液面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闪火时,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气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修正到101.3kPa大气压下,即为闪点。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气着火且至少持续燃烧5秒的最低温度,修正到101.3kPa大气压下,即为燃点。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操作员用肉眼来判断的闪点是否出现,一则会因为人眼疲劳出现失误,二则长时间盯着开口杯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和系统,该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识别闪火,至少解放部分人员劳力,避免人眼识别出现的失误,保证结果的准确有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无点火、无闪火的原始图像;
(2)对测试油杯内的油样进行加热,
(3)在上述加热的过程中采集实时图像;
(4)对比实时图像和原始图像,判断是否出现闪火;
(5)未出现闪火则重复步骤(2)至(4);
(6)出现闪火时记录油样的温度为闪点。
进一步地,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步骤(3)中,采集实时图像的方法为:
当温度从预置温度每上升单位温度,停止加热油样;
点火的点火头扫过油样上部;
点火头扫过油样上部时采集油样的实时图像。
目前由于现有仪表中采用人眼观察,还存在无法准确判断试样液面上的任何一点是否出现闪火、容易将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的闪火相混淆而误判的情况,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有鉴于此,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步骤(4)中,对比实时图像和原始图像,判断是否出现闪火的方法为:
4.1、点火头点火时,采集有点火、无闪火的特征图像;
4.2、根据特征图像确定,点火头区域的图像特征;
4.3、在实时图像中排除符合点火头区域的图像特征的区域后与原始图像对比,若实时图像中存在某区域与原始图像中相应区域的亮度差值大于预设值则认定出现闪火。
进一步地,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步骤(2)中,还包括起火预警步骤:
2.1、油样加热至预置温度之前,采集油样的预警图像;
2.2、对比预警图像与原始图像,判断是否起火;
2.3、若起火,则报警。
进一步地,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还包括:(7)对闪点进行校验:
比较所述闪点与最初点火温度,若差值小于预设阀值,则该闪点无效;若差值不小于预设阀值,则该闪点为有效闪点。
进一步地,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8)根据闪火时的条件对闪点进行修正。
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一种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系统,包括:
加热装置,用于对油杯内的油样进行加热;
点火头,用于点火后扫过油样上部;
CCD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无点火、无闪火的原始图像,并将其发送给处理器,还用于采集点火后的点火头扫过油样上部时的实时图像,并将其发送给处理器;
温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油样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比实时图像和原始图像,判断是否出现闪火,还用于在出现闪火时,记录油样的温度为闪点。
进一步地,上述的采用CCD方式测定开口闪点的方法,采集实时图像的方法为:
当温度从预置温度每上升单位温度,停止加热油样;
点火的点火头扫过油样上部;
点火头扫过油样上部时采集油样的实时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材单体燃烧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流接地极的研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