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纺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1993.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博;刘定会;张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16 | 分类号: | D01H4/1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圈 小罗拉 防尘外壳 弧形槽 前罗拉 摩擦纺纱装置 张力导辊 罗拉座 纱体 轴承 两端装有轴承 螺母 弧形槽中心 纺织生产 化纤纱线 接触部位 摩擦过程 纱线毛羽 轴承中心 纱线 导纱钩 花纹槽 前皮辊 抱合 成纱 管纱 卷绕 毛羽 牵伸 弱捻 握持 纺纱 紧贴 游离 集聚 卷入 同心 编织 外围 纤维 伸出 侧面 | ||
一种摩擦纺纱装置,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前罗拉前方设有小罗拉,小罗拉经网格圈与张力导辊连接;纱线经前罗拉与前皮辊握持牵伸,再经网格圈进入导纱钩,卷绕在管纱上;所述小罗拉两端装有轴承,轴承外围包有防尘外壳,防尘外壳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防尘外壳侧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张力导辊两端经螺母与弧形槽连接;所述前罗拉装在罗拉座上;弧形槽与轴承同心,弧形槽中心距轴承中心2‑3cm,小罗拉与网格圈接触部位设有花纹槽,网格圈由化纤纱线编织而成。本发明网格圈表面粗糙,纺纱弱捻段与网格圈紧贴,部分伸出纱体的游离毛羽在摩擦过程中被卷入纱体,有利于纤维之间的抱合集聚,减少了纱线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纱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环锭纺细纱机上的摩擦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纺织行业的细纱纺纱形式多样,在环锭纺的基础上,有许多新型纺纱形式,其原理都有所差异,纱线的纺纱质量也各有不同。传统的环锭纺上,其纺纱三角区较长,游离纤维不易掌控,导致纱线毛羽多,成纱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纺纱装置,以有效降低细纱毛羽,提高成纱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包括前罗拉、小罗拉、罗拉座,所述前罗拉前方设有小罗拉,小罗拉经网格圈与张力导辊连接;纱线经前罗拉与前皮辊握持牵伸,再经网格圈进入导纱钩,卷绕在管纱上;所述小罗拉两端装有轴承,轴承外围包有防尘外壳,防尘外壳固定在罗拉座上;所述防尘外壳侧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张力导辊两端经螺母与弧形槽连接;所述前罗拉装在罗拉座上。
所述弧形槽与轴承同心,弧形槽边缘距轴承边缘2-3cm。
所述小罗拉与网格圈接触部位设有花纹槽。
所述网格圈由化纤纱线编织而成,其外表涂有用于提高摩擦系数的涂层。
所述张力导辊为光滑表面,张力导辊中心与小罗拉中心间距为0.5-2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前罗拉与导纱钩之间设置小罗拉、网格圈与张力导辊等摩擦纺纱装置,须条经前罗拉与前皮辊握持牵伸后进入该摩擦纺纱装置,调节张力导辊位置,保证纱线紧贴网格圈。由于网格圈表面粗糙,纺纱弱捻段与网格圈紧贴,发生相对摩擦移动,部分伸出纱体的游离毛羽在摩擦过程中被卷入纱体,有利于纤维之间的抱合集聚,减少了纱线毛羽的产生,提高了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运行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尘外壳端面示意图。
图中,1、前皮辊,2、前罗拉,3、小罗拉,4、网格圈,5、张力导辊,6、导纱钩,7、管纱,8、花纹槽,9、防尘外壳,10、纱线,11、罗拉座,12、弧形槽,13,螺母,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前罗拉2前方设有小罗拉3,前罗拉2较小罗拉3直径大些,一节前罗拉2对应一个小罗拉3,小罗拉3经网格圈4与张力导辊5连接;纱线10经前罗拉2与前皮辊1握持牵伸,再经网格圈4进入导纱钩6,卷绕在管纱7上;所述小罗拉3两端装有轴承14,轴承14外围包有防尘外壳9,防尘外壳9固定在罗拉座11上;所述防尘外壳9侧面设有弧形槽12,所述张力导辊5两端经螺母13与弧形槽12连接;所述前罗拉2装在罗拉座11上。
所述弧形槽12与轴承14同心,弧形槽12边缘距轴承14边缘2-3cm。
所述小罗拉3与网格圈4接触部位设有花纹槽8,以防止网格圈4左右移动,其花纹槽8可选用菱形花纹。
所述网格圈4由化纤纱线编织而成,其外表涂有可提高摩擦系数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1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杯纺纱机联合小车纺纱器开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气纺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