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0906.3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涂建能;关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58 | 分类号: | H04M1/65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im 来电 回复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电拒接回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遇到不方便接听来电的情况,直接拒接来电而不告知对方拒接原因显得不礼貌,拒接来电后发送信息向对方解释原因的操作较为麻烦。而现有的来电拒接回复信息功能一般是手机软件自带的,会受手机类型(智能机,功能机)、操作系统(Android,Windows,IOS)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来电拒接信息管理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实时场景提供合适的回复方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来电拒接回复信息功能受到手机类型及操作系统类型的限制,且不能根据实时场景提供合适的回复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预先在智能终端的SIM卡应用工具包中建立至少一个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
B、智能终端接收用户指令开启SIM卡中的应用工具包,并确定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
C、智能终端检测到用户拒接来电后,按照所述回复模式向来电用户进行回复。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智能终端检测到用户的拒接操作时,将预设的事件返回值发送到SIM卡,触发来电拒接回复功能;
B2、智能终端按照所述回复模式向来电用户进行回复。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所述回复模式为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所述自动模式为智能终端向来电用户自动发送包含预设内容的消息。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所述半自动模式为智能终端接收用户根据弹出的选择项,选择所需发送的消息并进行发送。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所述手动模式为智能终端接收用户所编辑的消息并进行发送。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以条目列表或随机图形的方式显示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供用户选择。
所述的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其中,智能终端向来电用户进行回复时,来电用户的收件信息为电话号码、QQ号码及微信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其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一所述的方法。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个指令;以及
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并执行任一所述的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智能终端的SIM卡应用工具包中预先建立至少一个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方便用户以预先设定的来电拒接回复模式对来电用户进行回复;本发明提供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将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设置在SIM卡中,因此,来电拒接回复方法不受手机类型及操作系统类型的限制,同时,预设的多种回复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要,使用户能根据实时场景提供合适的回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述系统中步骤S2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及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SIM卡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预先在智能终端的SIM卡应用工具包中建立至少一个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
S2、智能终端接收用户指令开启SIM卡中的应用工具包,并确定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
S3、智能终端检测到用户拒接来电后,按照所述回复模式向来电用户进行回复。
本发明提供的来电拒接回复方法将来电拒接的回复模式设置在SIM卡中,因此,来电拒接回复方法不受手机类型及操作系统类型的限制,同时,预设的多种回复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要,使用户能根据实时场景选择合适的回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菌反渗透中心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高强度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