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PI噪声生成器、检测MPI噪声问题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881.7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喜;陈国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李飞;秦卫中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pi 噪声 生成器 检测 问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径干涉(Multi‑Path Interference,MPI)噪声生成器、检测MPI噪声问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发送设备发送的业务信号和MPI噪声生成器产生的MPI噪声信号,该MPI噪声生成器设置在该业务信号的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确定该业务信号是否丢包,在该业务信号丢包时,确定该发送设备与该接收设备之间的光纤链路存在MPI噪声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光纤系统,例如收发端之间的光纤链路中设置MPI噪声生成器的情况下,在业务信号丢包时,能够确定该光纤链路中存在MPI噪声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系统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径干涉(Multi-pathInterference,MPI)噪声生成器、检测MPI噪声问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纤系统中由于光纤中存在连接头,由于接头端面脏污或者出现微小的空气间隙,将导致某些连接头的端面反射率(Optical Return Loss,ORL)增加,从而使信号在接头端面来回反射,形成MPI噪声,最后和原始信号混叠在一起,将导致原始信号的信干燥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劣化,最终导致系统性能劣化。
通常,大多数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一定的MPI的抵抗能力,也就是说在MPI噪声比较微弱时,不会影响光纤系统的性能。
当光纤系统中存在MPI噪声但该MPI噪声低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MPI噪声临界值时,该光纤系统仍然可以正常。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光纤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该光纤系统有可能处于瞬时稳定状态,即在短期内能稳定的运行,但是一旦受到外界的扰动,如光纤连接头的端面反射率稍微变差,偏振态瞬间对齐,系统将偏离稳定状态,出现丢包,导致系统奔溃。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MPI干扰的问题,但是这种状态是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消除这种潜在的MPI噪声问题。但是现有的探测MPI噪声的方法,如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无法快速直接地将这种光纤系统中的潜在MPI噪声问题识别出来的。
因此,如何检测出光纤系统中潜在的MPI噪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MPI噪声生成器、检测MPI噪声问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检测出光纤系统中潜在的MPI噪声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多径干涉MPI噪声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发送设备发送的业务信号和MPI噪声生成器产生的MPI噪声信号,该MPI噪声生成器设置在该业务信号的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
确定该业务信号是否丢包,
在该业务信号丢包时,确定该发送设备与该接收设备之间的光纤链路存在MPI噪声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光纤系统(例如,收发端之间的光纤链路)中设置MPI噪声生成器的情况下,在业务信号丢包时,能够确定该光纤链路中存在MPI噪声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检测如何检测出光纤系统中潜在的MPI噪声问题。
可选地,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该发送端和该接收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进行自检测,例如采用背靠背的测试方式,以确保自身的正常运行。例如,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可以将自身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相连接,在自身的接收端能够准确的接收到自身的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认为该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为正常工作状态。
具体地,发送设备发送业务信号,该业务信号经过光纤系统(这里可以指接收设备与发送设备之间的光纤链路)和MPI噪声生成器形成该第一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