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048.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昇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机构,包括用于加热物料的筒体、设于筒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于筒体内的用于通入通出热气流的呈螺旋状的加热管、设于筒体上的与加热管一端连通的进气口,在加热管表面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用于通出热气流的出气孔,该加热管嵌设于筒体内壁,出气孔设于加热管裸露在筒体内壁之外的管壁上。本发明的加热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加热管设计成螺旋状,大大降低了热气流的流通速度;同时在加热管上均匀设置多个出气孔,使物料受热能更均匀,消除了加热死角,制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而将加热管嵌设于筒体内壁上,则可以很好的避免物料通过时与加热管发生碰撞,极大的增加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大多数地方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便是丢弃、焚烧,焚烧秸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秸秆的一些可利用部分也并没有被利用起来。
现如今,随着人类资源越来越紧缺,人们不断想办法变废为宝,废弃秸秆也被利用起来,将其高温烧制成木炭。其中一种方式便是气化制炭,气化制炭是利用向废弃秸秆通入高温热气流,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变为木炭的工艺。
但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通入热气流时废弃秸秆无法均匀接受加热,热气流分布不均,导致秸秆一部分炭化一部分没炭化,同时通入热气流速度过快,导致废弃秸秆外部和内部温度不一,影响最终制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均匀通入热气流且使物料表里受热均匀的加热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热机构,包括用于加热物料的筒体、设于所述筒体两端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于所述筒体内的用于通入通出热气流的呈螺旋状的加热管、设于所述筒体上的与所述加热管一端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加热管表面设有多个用于通出热气流的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嵌设于所述筒体内壁。
更优选地,所述出气孔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加热管裸露于所述筒体内壁之外的管壁上。
优选地,所述筒体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筒体上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筒体下端。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沿竖直方向螺旋分布的设于所述筒体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下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加热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加热管设计成螺旋状,大大降低了热气流的流通速度,同时在加热管上均匀设置多个出气孔,使物料受热能更均匀,消除了加热死角,制炭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管;5、进气口;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加热机构,包括用于加热物料的筒体1、设于筒体1两端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设于筒体1内的用于通入通出热气流的呈螺旋状的加热管4、设于筒体1上的与加热管4一端连通的进气口5,在加热管4表面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用于通出热气流的出气孔6。加热管4沿竖直方向螺旋分布的设于筒体1中,进气口5设于加热管4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沿竖直方向分布,进料口2设于筒体1的上端,出料口3设于筒体1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昇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昇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桁架层十字形钢柱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