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信加解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034.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和胜;许丰;董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12/02;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信 解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加解密装置,位于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第一设备密钥模块,第一安全存储模块,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其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短信私钥请求到服务端;所述第一设备密钥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设备出厂信息生成第一设备密钥,并发送至第一安全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安全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短信私钥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密钥,并使用所述第一设备密钥加密所述第一短信私钥后并保存;所述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用于对短信加密后发出;本发明能够提高短信加密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信加解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电信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其中,短信诈骗案例占了电信诈骗案例的很大一部分。犯罪分子通过冒充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单位或机构,发送虚假短信诱导用户;由于大多数用户很难分辨短信的真伪,进而会存在被诈骗的危险。因此,短信加密技术对于安全通信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短信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软件对短信进行加密保护。软件加密保护是指短信发送方和接收方在服务端中通过序列号法、密码表加密法等方法配置一组特定密钥及特定密码,且仅有发送端和接收端知晓,当短信由发送端发送时,发送端使用特定密钥加密短信,接收端接收短信后通过特定密码进行解密短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密钥及密码均通过软件编译完成,可通过反编译或其他方式获取密钥及密码,使得加密系统极易被攻破,从而导致短信中的敏感信息被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短信加解密装置,能够通过硬件加密及软件加密结合的方式对短信进行加密,提高了短信加密系统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加解密装置,位于发送端,包括:发送单元,第一设备密钥模块,第一安全存储模块,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短信私钥请求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发送端唯一编号生成第一短信私钥;
所述第一设备密钥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设备出厂信息生成第一设备密钥,并发送至第一安全存储模块;
所述第一安全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短信私钥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密钥,并使用所述第一设备密钥加密所述第一短信私钥后并保存;
所述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用于从所述第一安全存储模块中获取经过加密的第一短信私钥,并根据发送端设备出厂信息对所述经过加密的第一短信私钥进行解密后,使用解密后的第一短信私钥对待发送短信进行签名运算后生成数字签名,将所述数字签名附在短信尾部后得到签名短信,将所述签名短信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端的唯一编号对待发送短信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加密短信,并发送所述加密短信至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加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采用的签名算法及加密算法为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局所颁布的SM1算法、SM2算法、SM3算法、SM4算法、SM7算法、SM9算法,以及国际通用DES算法、AES算法、SHA算法、RSA算法、ECC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唯一编号是手机号码。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设备出厂信息为发送端初始密钥、发送端的主芯片序列号、网络MAC地址码、存储芯片序号、用户设定的PIN码和服务端分配的初始同步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加解密装置,位于接收端,包括:处理单元,第二设备密钥模块,第二安全存储模块,解密算法硬件协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加密短信或签名短信,并发送第二短信私钥请求到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接收端唯一编号生成第二短信私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