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腕部光线保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9303.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群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5/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电性 控制电路 手腕部 保健装置 激光发射单元 主体左右两侧 二极管 保健处理 穿戴装置 非侵入性 任意弯曲 生理讯号 远红外线 占用空间 光发射 光能量 后侧面 可穿戴 前侧面 带体 侦测 穿戴 手腕 电源 登山 屏幕 | ||
本发明为一种手腕部光线保健装置,可穿戴在人体的手腕部,包括主体;至少一带体,连接在主体左右两侧边,并可任意弯曲;电源,设置在主体内;控制电路,设置在主体内,并与电源电性连接;屏幕,设置在主体前侧面,并与控制电路及电源电性连接;以及远红外线、光发射二极管或激光发射单元,设置在主体后侧面或带体上,并与控制电路及电源电性连接;藉此,可以穿戴在手腕上,随身随处即可进行非侵入性的光能量保健处理,而且操作方式简便,更无需占用空间放置仪器,更可结合于智能型穿戴装置或登山表等装置,达到兼顾侦测生理讯号及积极保健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保健设备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戴在手腕部并发射光能量到人体静脉进行保健的手腕部光线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光纤将数毫瓦的低能量激光(low level laser)透过注射针头导入血液,经由静脉照射血液,俗称低能量激光治疗(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LT)的技术,或生化激光血液疗法(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ILIB),其机制主要是物质的电子接受适当频率的光量子照射会被激发,此激光光照射血液,可使血球及某些生化分子因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包括:提高粒腺体的活性而提升细胞的能量产生效率及摄氧量、抑制前列腺素生成而发挥抗发炎的效益、促进周边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细胞膜的过度去极化以正常化神经讯号的传导、促进血清素及脑内啡的释放、改善淋巴循环是统而减少水肿的症状。
经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大量临床试验及研究发现650nm附近的红外线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产生生物化学效应,1950年代初由俄国首先应用于医疗领域,到了80年代此红外线激光光逐步被运用于治疗「三高症」及心脑血管病为众人所知。
红光激光对人体而言,因人体水份约占全身的百分之七十而其血液的水份比率高逹百分之八十,能使水分子产生共振提高身体的含氧量,改善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人体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进而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老化。因此欧美科学家早已把这些技术转移到医学,作为保健、医疗、美容、抗老的重要推广项目,其中以能量导入仪、高能量液溶氧仪,最受好评。
目前在医院及市面上被运用的低能量激光,其能量通常为数毫瓦至数十毫瓦的氦氖激光仪或红外线激光仪;其中的氦氖激光仪KX-280-IB多功能治疗仪(中国广东南海康兴医学科技实业公司制造),激光波长632.8奈米(nm)是用静脉穿刺留置针,穿刺上肢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成功后退针芯,通过外套管导入激光针,开启激光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治疗功率为1.5mw,每次照射6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然而,此种方式具有侵入性,由于需留置针头,也提高感染的机率。
然而,若要以氦氖激光进行保健的话,必须使用如中国台湾第M49335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氦氖激光仪器」,由于体积较大,必须置放在一特定场所进行使用,因此,不但占用置放空间,而且必须在固定场地并选择时间进行保健,对于需要时常使用来保健的使用者而言是十分不便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中频调制功能的毫米波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