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显示系统及计算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266.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雯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0 | 分类号: | G01C2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孙岩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图 导航 模式 显示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显示系统、终端、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显示方法包括:在由地图概览模式进入地图导航模式时,控制定位点由默认状态进入导航状态;获取定位点的指针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作为第一夹角;获取用户的轨迹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作为第二夹角;将第一夹角的角度与第二夹角的角度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定位点的显示颜色。本发明提高了定位点的地图概览模式和地图导航模式的关联性,使定位点的视觉比重变大,便于用户查看,通过定位点的显示颜色表示出用户的轨迹是否偏离应走的路线,使用户更加直观地知晓行进方向的正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显示系统、终端、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用户使用公交换乘功能时,存在知晓具体路线行进轨迹的需求,则需要换乘页的地图从地图概览模式切换到导航模式。此刻静态的用户定位点需要具备更显著的方向引导的功能,以告知用户正在面向的方向是否是朝向目标点的方向,并且在用户行进的过程中,需要定位点的方向判断出行进方向的正误。相关技术中,用户定位点在户外真实场景中的体验并不良好,主要表现在:
1.用户定位点的地图概览模式和导航模式欠缺关联性,导致用户对定位点的理解有困难;
2.定位点显示方向不明确,无法明确告知用户行进方向的正误;
3.用户定位点尺寸过小,户外环境中视觉比重小,不便用户查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终端。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用于终端,包括:在由地图概览模式进入地图导航模式时,控制定位点由默认状态进入导航状态;获取定位点的指针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作为第一夹角;获取用户的轨迹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作为第二夹角;将第一夹角的角度与第二夹角的角度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定位点的显示颜色。
本发明提供的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地图导航模式即为在地图上实时显示用户位置并对用户行进路线进行实时指导的模式,而地图概览模式并没有导航功能,仅是为用户提供地图查看的功能,由地图概览模式进入地图导航模式时,用户定位点的圆心不变,外轮廓向外扩展产生形变,即定位点完成由默认状态进入导航状态的过程,其中,默认状态为定位点在地图概览模式下的状态,为定位点外轮廓未扩展的初始状态,而导航状态为定位点在地图导航模式下的状态。在定位点扩展的过程中,获取手机陀螺仪投影在地图水平面上与预设方向的夹角,即定位点的指针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同时获取用户轨迹方向与预设方向的夹角,比较两个夹角,进而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定位点的显示颜色。其中,用户轨迹方向为用户到达终点应走的正确方向。本发明一方面提高了定位点的地图概览模式和地图导航模式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定位点在地图导航模式下尺寸变大,进而使定位点的视觉比重变大,便于用户查看,再一方面通过定位点的显示颜色表示出用户的轨迹是否偏离应走的路线,使用户更加直观地知晓行进方向的正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地图导航模式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点包括内圆和外圆,以及外圆上设置有指针;控制定位点由默认状态进入导航状态,具体包括:控制外圆保持圆心位置不变向外扩大预设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