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鼻腔清洁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653.0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艳燕 |
主分类号: | B26B19/14 | 分类号: | B26B19/14;B26B19/38;A61L2/10;A46B13/02;A46B15/00;A47K7/04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41129 | 代理人: | 雷雅景 |
地址: | 462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鼻腔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个人日常护理电动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鼻腔清洁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鼻毛刀仅仅只能作为修剪鼻毛使用,鼻毛修剪后伴随的清洁环节需要另外使用鼻腔清洁产品,主要是洗鼻壶、洗鼻器,而这类产品使用不方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传统的洗鼻壶在使用中容易呛水伤害到鼻腔,脏水回流污染鼻腔粘毛,吸入后会污染呼吸道深处,尤其不适合小孩子使用;而洗鼻器使用麻烦,携带不方便在使用时很难清洁彻底,喷雾式极易吸入细菌和污物,水冲式只能解决部分问题。现有的鼻毛修剪器功能单一,申请号为201220346495.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刮胡刀,将刮胡刀和鼻毛修剪器两者结合为一体,该专利产品实现了刮胡和修剪鼻毛两个功能,但缺少后续的清洁功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鼻毛刀和鼻毛刷都是单独各自存在的,并没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产品,而且现有的鼻毛刷产品种类有限,且多为手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鼻毛刀进行改进,使其同时具有修剪鼻毛和清洁鼻腔的功能并具有电动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产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集
修剪鼻毛和鼻腔清洁功能于一体,携带使用方便的电动鼻腔清洁仪,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电动鼻腔清洁仪,包括顶盖、底盖、开关、驱动机构、电源模块、鼻毛刀、鼻毛刷,所述顶盖与底盖相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和电源模块固定于所述底盖内部,所述鼻毛刀、鼻毛刷分别位于所述底盖两端外侧,所述鼻毛刀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开关通过所述电源模块外接于所述顶盖或底盖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与所述鼻毛刀相连接的高速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鼻毛刷相连接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较低的转速在满足自动清洁的同时不会对鼻腔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驱动电路和外接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干电池或3.7V可充电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鼻毛刷的刷头材料为仿生皮肤棉、硅胶、海绵、医用或食用
胶、低敏性软胶体、无绒性化纤、高静棉、橡胶、具有粘性功能的复合胶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含两截套管,所述套管包含封闭端和开放端,所述套管通过所述开放端套接在所述鼻毛刀和鼻毛刷及所述顶盖和底盖上,形成具有闭合容纳空腔的外壳,在起到保护所述鼻毛刀、鼻毛刷的同时,可以在所述套管上印刷或雕刻花纹或标志,以增加美感。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封闭端内部设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套管内嵌有电路,一端与所述外接充电接口相连,一端与所述紫外杀菌装置相连,在所述套管封闭后,接通电源,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即可开始杀菌。
优选地,所述紫外杀菌装置为深紫外杀菌LED灯珠。
本发明产品一端为鼻毛刀及其相关组件,另一端为鼻毛刷及其相关组件,鼻毛刀为电动,鼻毛刷可以手动也可以电动,鼻毛刷电动通过减速电机驱动实现,为了保护所述鼻毛刀、鼻毛刷及相关组件,在承载所述鼻毛刀、鼻毛刷及相关组件、高速电机、减速电机、电源模块的顶盖、底盖外还套接有闭合套管,套管为两截,分别套接在所述鼻毛刀一端和所述鼻毛刷一端,所述套管两个封闭端还设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套管盖紧后完全密封,将电源模块的外接充电接口接通电源,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在套管内部电路的导通下可对所述鼻毛刀和鼻毛刷进行杀菌消毒。使用本发明产品时,拔下所述套管,使用鼻毛刀修剪鼻毛,翻转至鼻毛刷一端即可进行鼻腔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动鼻腔清洁仪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 将鼻毛刀和鼻毛刷组件合二为一,小体积大用途,携带方便;
2、集修剪鼻毛、鼻腔清洁电动功能于一体,设计更富人性化,使用更
便捷;
3、 鼻毛刷头在减速电机的匀速转动下能够最大限度吸附鼻腔脏污,使
鼻腔清洁效果更佳;
4、紫外杀菌装置的引入,满足当下用户对产品清洁、卫生、健康理念
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表征参数用附图来展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产品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产品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产品套管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艳燕,未经彭艳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