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5650.7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浩;程晋乾;温向明;路兆铭;孙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南向 接口 协议 通信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应用于能源交换机,包括:接收智能电气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解析所述注册信息,获取所述智能电气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登记;生成订阅信息,并向所述智能电气设备发送所述订阅信息;接收所述智能电气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电气设备记录预设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事件,并将所述事件与所述订阅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生成所述通知信息;解析所述通知信息,获取所述通知信息的内容,并对所述通知信息的内容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兼容性好,解析和生成方便;可在任何支持TCP/IP的通信网络上部署;灵活性高,方便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和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可有效容纳大规模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智能性、开放性广域能源互联共享网络。能源互联网利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等,实现大范围内分布式发电设备、储能设备与负荷的可协调,实现能源生产模式由大规模集中式化石能源为主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转变。
能源交换机是局域能源互联网中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微电网内部的设备即插即用、电压频率的自适应调节、电能质量治理、用户需求侧响应等。能源交换机可主动跟踪电网电压和频率变化,自适应改变自身输出的功率,平滑系统电压和频率波动,有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能源互联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能源交换的核心功能支撑。研发功能完善的能源交换机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必备条件。
能源交换机对底层物理设备的电子电力控制、在线感知、电压电流状态监测、能源交易控制等功能的实现,需要能源交换机与底层物理设备间信息能源一体化交互技术的支撑。
智能用电设备的是能源互联网中数据的重要产生来源。而能源交换机则是能源互联网中直接与智能用电设备交互的设备,承担着对智能用电设备的数据采集、状态监测等功能。
能源交换机的南向协议是能源交换机与底层物理电气设备间通信的协议。能源交换机的上层业务及应用需要底层物理设备的完备信息。接入能源互联网的设备种类繁多,其通信格式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当具有不同通信格式的底层物理设备被接入同一能源互联网时,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解析出错从而导致无法通信的情况。而且现有技术中智能用电设备与能源交换机之间的通信依赖于智能用电设备与能源交换机之间具体的物理通信方式,兼容性差、灵活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来解决能源交换机与智能用电设备间通信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南向接口协议的通信方法,应用于能源交换机,包括:
接收智能电气设备发送的注册信息;
解析所述注册信息,获取所述智能电气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登记;
生成订阅信息,并向所述智能电气设备发送所述订阅信息;
接收所述智能电气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智能电气设备记录预设时间间隔内发生的事件,并将所述事件与所述订阅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生成所述通知信息;
解析所述通知信息,获取所述通知信息的内容,并对所述通知信息的内容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注册信息、订阅信息以及通知信息均采用南向接口协议格式存储;
其中,所述南向接口协议格式包括状态行、消息报头以及消息体;所述状态行包括操作方法与版本协议信息:所述操作方法用于指示协议信息所采用的操作方法,包括注册、订阅、通知;所述版本协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议信息所采用的协议版本;
所述消息报头用于存储所述协议信息的基本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