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孔形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氧活性物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5464.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李杰;韩长民;郭贺;陈超;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H05H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淳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孔 形沿面 放电 等离子体 产生 活性 物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孔形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氧活性物质的装置,包括网孔形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含氧气体发生器以及电源,所述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网孔形沿面放电等离子体模块,所述模块包括具有高压接线电极和低压接线电极的阵列式放电电极系统或管式放电电极系统;所述阵列式放电电极系统是由若干组放电板组成,每组放电板是由第一金属板作为高压接线电极、第二金属板作为低压接线电极组成;所述管式放电电极系统是由若干套电极管组成,每套电极管是由第二金属管作为高压接线电极、第一金属管作为低压接线电极组成。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体放电和填充床两种形式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体阻力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孔形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氧活性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及中性物质等构成的一类导电性流体。其形成过程中生成的氧活性物质(O3、·OH、·O、H2O2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与气相或液相中的化合物发生快速、高效的氧化反应,实现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过程,在材料、能源、环境与化工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介质阻挡放电是大气压环境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电子能量高和电子密度高,应用效果高等优点,受到等离子体技术应用者广泛青睐。介质阻挡放电是在两个金属导体电极之间放置绝缘介质,抑制了火花放电向弧光放电转变,易形成稳定的流光放电,故称为介质阻挡放电。按照金属导体电极和绝缘介质形状和放置方式分为沿面放电、体放电(包括板-板式、线-管式、管-管式、针-板式)和填充床等三种结构形式。采用交流、脉冲或高频电源给电极系统供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
体放电形式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极系统是由金属导体电极、绝缘介质、气隙空间和金属导体电极构成的。如申请号为20161011221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管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推进装置、申请号为200610104653.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方法,由于电极系统中的气隙间距较小为毫米数量级,所以气隙间的电场强度较大,气体通过间隙时产生放电风力和活性物质总量较大,由此在相关方面得以应用。但是因为气隙间距较小,由此产生气体阻力大,难以作用于大气量的气体。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极系统是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放置直径毫米量级以下的绝缘介质颗粒球,当在金属导体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绝缘介质颗粒球在电场作用下被极化,而且相邻两个颗粒球相近表面会极化出相反极性的电荷,在相邻两个颗粒球间形成强电场引发放电。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极系统,同样存在气体阻力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分离原件保护的金属铠装高压中置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