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旧塑藤的色斑清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249.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持家汉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旧塑藤 清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旧塑藤的色斑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藤编一般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油漆等十几道工序。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充分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
在色彩上,大多采用原藤的浅黄色,或加工、漂白为白色、象牙色,显得柔和典雅,有些则配以咖啡色、棕色等。藤家具以粗大的藤条为骨架,经钉架,再用藤皮、藤芯编织而成,最后上油漆或上色。
藤编制品因其典雅、质朴的外观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塑藤即为利用塑料挤出制成的类似藤条状的塑料制品。由于天然藤编材料供不应求,所以现在很多制品是采用塑藤之类的仿藤条进行编制成仿藤编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塑藤制品使用时间久了后就会被氧化,其表面会出现色斑和锈蚀斑点显得很不美观,所以很多消费者在塑藤使用久了后就直接扔掉被回收。目前回收的旧塑藤大都直接被当做废塑料进行熔融再塑造,这样降低了塑藤的利用效果,而且重新挤塑又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旧塑藤的色斑清除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旧塑藤的色斑清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回收的旧塑藤进行拉拔以改善塑藤的卷曲度,拉拔结束再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浸泡结束后直接用100-120℃的过热水蒸气对塑藤进行热吹10分钟;
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异高熊果酚甙1-2份、愈创奥醇1-2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4-5份、补骨脂素3.5-4.5份、异槲皮苷2.5-4.5份、鸭蛋黄5-8份、水杨甙1-2份、水200-26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2500r/mim,搅拌温度为50-60℃,时间10分钟;
(2)捞出塑藤并用浓度为4.1%的氢氧化钾溶液浸泡,3天后向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硫磺,按每kg氢氧化钾溶液加入0.01-0.04kg硫磺为基准,一周后向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碘酒,按每1kg氢氧化钾溶液加入0.01-0.04kg碘酒为基准;
(3)捞出塑藤并用去离子水洗净,然后用明矾粉覆盖并置于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60%的环境中存放,一个月后用纯化水将塑藤洗净,然后再用除斑液浸泡塑藤24小时;
(4)捞出塑藤并用蜂蜜涂抹塑藤表面,待蜂蜜干燥后将塑藤置于阳光下晾晒3-5天,然后将塑藤置于中药水中煎煮2小时,捞出塑藤并洗净、烘干。
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异高熊果酚甙1.5份、愈创奥醇1.5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4.5份、补骨脂素4份、异槲皮苷3.5份、鸭蛋黄6份、水杨甙1.5份、水230份。
所述除斑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柴胡皂苷-C 8-10份、乙酰CoA羧化酶6-8份、蔗糖酶8-12份、2,5-二羟基甲苯2-3份、甲基丁香油酚1.5-4份、苹果醋5-6份、芦荟提取液12-15份、桂皮酸环氧桂皮醉酯1-2份、水320-34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步骤(2)中的硫磺加入量为0.03kg,碘酒加入量为0.03kg。
步骤(4)中的每kg蜂蜜中还包括有0.001kg氢氟酸、0.001kg氯化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能清除塑藤表面的锈蚀瘢痕,同时能深入的清除塑藤内部的黑斑,不会对塑藤产生烧伤,而且能大大提高塑藤的柔韧性,使得塑藤抗氧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旧塑藤的色斑清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回收的旧塑藤进行拉拔以改善塑藤的卷曲度,拉拔结束再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浸泡结束后直接用100-120℃的过热水蒸气对塑藤进行热吹10分钟;
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持家汉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持家汉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胶框的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