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气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4434.0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超然 |
主分类号: | A62B7/12 | 分类号: | A6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壁 密封条 供气管道 开口两侧 张开 开口 磁性相吸 刚性材料 开口闭合 铁磁性 密封 相距 | ||
一种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设置有线形的开口,所述管壁采用刚性材料,上述开口两侧的管壁分离且相距有距离或者上述开口两侧的管壁分离且能够张开或者上述开口闭合且能够张开,上述管壁连接有带有磁性的密封条或连接有带有铁磁性的密封条,上述密封条通过磁性相吸密封上述开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气管道。
背景技术
在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建筑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烟雾对人们的侵害,现有技术已有如下:在建筑的结构的内部或结构外设置有供气管道,上述供气管道在楼层的合适位置设置有出气口,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外侧与所述建筑外侧的气体相通,所述供气管道向下延伸后向建筑的外侧延伸一段距离。因此人们可借助出气口吸入没受烟雾影响的空气,然后憋住呼吸前进一段时间如5-20秒钟,在另一个出气口处呼出空气,同时打开另一个出气口的开关通过上述另一个出气口吸入空气后关闭开关继续前进,这样循环就可不断前进并且不会吸入烟雾,从而保证生命的安全并可逃离建筑。这样的技术措施存在使用出气口不方便的缺点,而且不能持续地吸入新鲜空气,会对逃生人员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并且容易造成争抢出气口的风险。
还有现有技术如下:磁性相吸,也就是磁铁与磁铁相吸或者磁体与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相吸或磁铁与磁性材料相吸,磁铁也称为磁体,磁体包括天然磁体或磁性材料经磁化后成磁体,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种类:形状类磁铁: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异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磁棒磁铁、磁力架磁铁,属性类磁铁:钐钴磁体、钕铁硼磁铁(强力磁铁)、铁氧体磁铁、铝镍钴磁铁、铁铬钴磁铁,行业类磁铁:磁性组件、电机磁铁、橡胶磁铁、塑磁等等种类。磁铁分永久磁铁与软磁,永久磁铁是加上强磁,使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软磁则是加上电。(也是一种加上磁力的方法)等电流去掉软铁会慢慢失去磁性。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钕铁硼磁铁和铁氧体磁铁。
磁性材料具有磁有序的强磁性物质,广义还包括可应用其磁性和磁效应的弱磁性及反铁磁性物质。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物质按照其内部结构及其在外磁场中的性状可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为强磁性物质,抗磁性和顺磁性物质为弱磁性物质。磁性材料按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前者主要有电工钢、镍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后者主要是铁氧体材料。按使用又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铁粉芯是软磁材料的一种。磁性材料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对外显示磁性,只有当磁体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它才能对外显示出磁性。
自然界的各类岩石中最常见的磁性矿物有铁钛、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铁的硫化物以及铁、钴、镍、合金等等。其中铁氧体性的磁铁矿、磁赤铁矿的磁性最强。
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性门封条是以改性无毒的软质聚氯乙烯(PVC)和永磁性胶条组合而成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密封塑胶条。根据磁性门封条的使用环境,主要分耐低温磁性门封条和耐高温磁性门封条,该项耐温性能主要由聚氯已烯树脂的聚合度、增塑剂的特性和其它助剂的配方比例所决定。
橡胶磁条是磁条的一种,由铁氧体粉和橡胶压延形成,因其吸力适中,与塑胶套组合成门封后,密封性能良好,温度适应范围广,开启方便,经久耐用。橡胶磁条目前大量供应的主要材料成分为:85%~92%钡(锶)铁氧体磁粉,5%~9%CPE。其形状、磁极与吸力等要求不同构成不同形状与特性的型号,比较多的为单面多极扁平状的形式,供应状态一般为成卷或者绕成盘状供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超然,未经吴超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4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