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AC地址的安全存储与读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2729.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常清雪;肖建;刘剑飞;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12;H04L9/08;G06F16/22 |
代理公司: | 51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华云;刘渝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ac 地址 安全 存储 读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C地址的安全存储与读取方法,包括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MAC地址加密模块、MAC地址解密模块和数据库,其方法步骤如下:A、生成密钥种子: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利用散列算法产生密钥种子并将密钥种子存储至数据库中;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对密钥种子提取指定长度的字符内容分别作为Vigenere密码算法的密钥和明文;B、MAC地址安全存储:MAC地址加密模块对MAC地址通过BlowFish算法采用步骤A中MAC地址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生成MAC地址密文,MAC地址加密模块将MAC地址密文存储至数据库中;C、MAC地址安全读取。本发明采用对称加密的方式能简单快捷地将MAC地址以密文形式存储起来,将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SHA值作为密钥种子,经处理后能将MAC地址快速解密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AC地址的安全存储与读取方法,具体涉及MAC地址在终端SDK上的标识作用以及如何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存储MAC地址。
背景技术
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2016》,10年间(2006-201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人口中渗透率从10%上升至50%。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引领了当今社会的潮流。
但是网络安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各种安全漏洞层出不穷。与Web应用相关的漏洞也在快速增长,针对网站被篡改的问题,使用数字证书标志身份信息,建立https连接无疑是有效的一个解决方法。
https连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连接,将明文传输转化为密文传输,这大大提高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做到了防窃听,防篡改,防泄密。而证书作为https连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于在https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将用户证书内置到终端SDK中,既方便了用户安装,又实现了用户身份的校验。用户MAC地址在服务器端数据库中以密文存储,即使入侵者拿到数据库数据,也无法直接看到用户MAC地址。利用用户数据经过散列算法SHA512产生密钥种子,这符合了密钥用散列算法产生的规范性。通过自定义算法和对Vigenere算法进行改进,这大大提高了所产生密钥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这也规避了采用特定算法产生弱密钥的局限性。BlowFish算法较其他对称加密算法速度快,效率高,且从数据库查询的数据只有两列,这将使解密MAC地址的时间尽可能缩短。
传统技术是将终端用户的MAC地址明文存储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这将提高数据被泄露的风险,而将MAC地址以单向加密的方式存储,不利于服务器端对MAC地址的二次校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AC地址的安全存储与读取方法,本发明采用对称加密的方式能简单快捷地将MAC地址以密文形式存储起来,将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SHA值作为密钥种子,经处理后能将MAC地址快速解密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AC地址的安全存储与读取方法,包括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MAC地址加密模块、MAC地址解密模块和数据库,其方法步骤如下:
A、生成密钥种子:所述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利用散列算法产生密钥种子并将密钥种子存储至数据库中;所述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对密钥种子提取指定长度的字符内容分别作为Vigenere密码算法的密钥和明文,所述MAC地址密钥产生模块对明文通过Vigenere密码算法采用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并生成密文;所述Vigenere密码算法所生成的密文作为MAC地址加密密钥;
B、MAC地址安全存储:所述MAC地址加密模块对MAC地址通过BlowFish算法采用步骤A中MAC地址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生成MAC地址密文,所述MAC地址加密模块将MAC地址密文存储至数据库中;
C、MAC地址安全读取,其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用的地面过线结构
- 下一篇:防寒排水隧道电缆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