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用长效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1826.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军;徐秋萍;靳利钢;李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军 |
主分类号: | A01N47/20 | 分类号: | A01N47/2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3 | 代理人: | 秦贞明 |
地址: | 45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长效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用长效杀菌剂,属于农药杀菌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各种病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会导致作物明显减产,例如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病发后防治难度大,减产严重,而且当多种病害混发时,其损失巨大,迫切需要有一种产品能同时防止多种病害。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以丙硫咪唑为有效成分制成的农作物杀菌剂施宝灵。但丙硫咪唑首先是作为一种人和动物类的杀虫药使用,在人和动物体内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因此其药效不受影响,但丙硫咪唑在作为农药使用时,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其化学结构对光热不稳定,在自然条件下3~5天即分解,失去杀菌活性。在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时,丙硫咪唑施药后的有效期仅为3~5天,持效周期短,在防治期内需多次施药。因而存在施药工作量大,施药用量大的缺点,与国家对农药减量使用的政策相违背。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还要求农药产品不含或少含有机溶剂。
苯硫咪唑作为一种动物性杀虫剂,其化学结构稳定,不易分解。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于苯硫咪唑用作农作物杀菌剂的技术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效性好的农作物用长效杀菌剂,具体方案为
一种农作物用长效杀菌剂,包括主剂和辅剂,所述主剂中含有苯硫咪唑。
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中的苯硫咪唑为固态、乳化态、悬浮态或溶解态。
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中的苯硫咪唑为悬浮态,悬浮介质为水,所述辅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和消泡剂。
进一步的,所述苯硫咪唑在总组成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中的苯硫咪唑为溶解态,溶剂为冰醋酸,所述辅剂包括乳化剂和增效剂。
进一步的,所述苯硫咪唑在总组成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50%。
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中的苯硫咪唑为固态,所述辅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充料。
进一步的,所述苯硫咪唑在总组成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中除苯硫咪唑之外,还包括三唑类杀菌剂、咪唑类杀菌剂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三唑类杀菌剂包括戊唑醇、己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三环唑;所述咪唑类杀菌剂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所述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包括吡唑醚菌酯、嘧菌酯。
本发明首次将动物类杀虫剂苯硫咪唑应用于农作物杀菌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苯硫咪唑在自然条件(光照、高温)下,化学结构稳定,抑菌活性时间长达20天以上。
通过在实验室比对苯硫咪唑和丙硫咪唑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实验情况具体如下:
1 实验目的:采用室内培养皿培养稻瘟病菌,对比测试丙硫咪唑、苯硫咪唑单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
2 实验材料:97%丙硫咪唑原药;97%苯硫咪唑原药。
3 实验剂量设计:
设计了10%、20%、30%、40%、50%共5个溶度级别的对比。
4 供试靶标
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ae Cav.),室内保存和培养。
5 实验方法
药剂配制:丙硫咪唑原药和苯硫咪唑原药均用冰醋酸溶解,配制成母液。根据实验设计用蒸馏水逐级稀释。
接种与培养:在置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接种水稻稻瘟病菌的孢子悬浮液,并在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左右,以配养基上开始长出菌株为准。
喷药:用10ml喷雾器将稀释好的各级药剂喷洒于培养基表面,定时加湿,温度控制在25℃,30000LUX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交替。每8小时观察一次菌株生长情况。
6 实验结果:观察发现不同溶度丙硫咪唑喷洒后的培养皿在48小时内出现了抑菌活性降低,菌株开始生长的现象,并在80小时以后完全失去抑菌活性,而不同浓度苯硫咪唑喷洒后的培养皿在240小时以内未出现抑菌活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通过在大田试验比对苯硫咪唑和丙硫咪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情况具体如下:
1.试验地址:湖北省天门市
2.试验对象:1亩已进入拔节期的大田水稻,品种为吉粳827。区域内80%以上水稻植株已观察到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部分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植株穗颈部为污绿色,部分已转变为灰褐色;病情符合水稻纹枯病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军,未经李洪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噁嗪草酮和二甲四氯钠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除草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