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眠和/或唤醒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1737.7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琳;刘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61M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姜怡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唤醒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眠和/或唤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据2006年我国6个城市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人发生失眠的比重高达57%,并引发多种疾病而形成恶性循环。
传统直接的解决方法是服用助眠药,助眠药物会造成一系列副作用,比如白天犯困,甚至出现梦游等异常行为。调查显示,63%的服用助眠药物者都承受过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而且24%的服药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21%的服药者说经常服药使药物助眠的效果不断下降。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眠和/或唤醒装置及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清晰,或者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助眠和/或唤醒装置,包括:
生理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
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睡眠状态发射相应波段的信号至所述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检测模块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单元、体温检测单元、呼吸频率检测单元、脑电波频率检测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其中,
所述心率检测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心率信号;
所述体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体温信号;
所述呼吸频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呼吸频率信号;
所述脑电波频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脑电波频率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发射单元,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发射单元上方设置有一个预设形态的空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体温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子单元、红外接收子单元以及微镜,所述微镜用于将所述红外发射子单元发射的红外线反射至所述红外接收子单元;其中,所述微镜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下方,所述红外发射子单元和所述红外接收子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之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呼吸频率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上部,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下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助眠和/或唤醒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的至少一种生理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
根据所述睡眠状态发射相应波段的信号至所述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睡眠状态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用户当前处于第一状态;
当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用户当前处于第二状态;
当所述至少一种生理参数处于第三预设范围时,判定所述用户当前处于第三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睡眠状态发射相应波段的信号至所述用户包括:
当所述用户当前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向所述用户发射第二波段的信号以促使所述用户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当所述用户当前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向所述用户发射第三波段的信号以促使所述用户进入所述第三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用户发射第一波段的信号以促使所述用户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睡眠状态发射相应波段的信号至所述用户包括:
当所述用户当前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向所述用户发射第二波段的信号以促使所述用户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当所述用户当前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向所述用户发射第一波段的信号以促使所述用户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磁波和金属线研制的动机发生器的关键
- 下一篇: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