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防滑止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1650.X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秦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书民 |
主分类号: | B60T1/14 | 分类号: | B60T1/1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滑 止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汽车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动效果好、防止制动侧滑、汽车在冬季冰雪路面上用车身突出部件与冰雪路面直接嵌入式接触而解决因轮胎和冰雪路面打滑制动难和制动侧滑的问题的汽车用防滑止动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汽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行车制动是汽车安全性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行车制动方式一般采用盘式止动器来完成,盘式止动器是利用制动盘两侧活塞推动刹车片与制动盘摩擦的方式进行制动,这种止动器是通过使轮胎停止转动来实现的,在冰雪路面上,当汽车行驶速度的很缓慢时,即使轮胎停止转动,但由于惯性的作用,汽车仍会前进一段距离,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冬天遇到大雪的天气的情况下,即使采取刹车制动,这样由于惯性和摩擦力的原因,轮胎仍然会打滑,而且在冰雪多的路面会由于轮胎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发生侧滑,进而产生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目前,为了降低冰雪路面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一般在大雪天气在汽车的轮胎上增加防滑链防止汽车的制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但是防滑链由于是粗壮的链状体,汽车的重量打对轮胎进行挤压,这样防滑链的链状体就会对轮胎进行挤压,对轮胎造成伤害,而且防滑链是在整个行程路线上都会存在的,在没有冰雪的地面上对沥青地面也会造成损伤,特别是在大雪天大雪被汽车压实的路面上,想刹车极不容易,很容易发生侧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动效果好、防止制动侧滑、辅助爬坡的汽车用防滑止动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防滑止动器,其特征在于直接接触地面而达到止动目的的止动器由制动缸体、伸缩杆和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组成,所述的制动缸体的上端设有制动口,制动缸体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设有直径与缸体直径相配合的制动推板,伸缩杆的直径小于缸体直径,伸缩杆与制动缸体下端出口相配合并伸出制动缸体,伸出制动缸体的伸缩杆的下端设有条形的板式制动刀,所述的伸缩杆后端的制动推板与伸缩杆、缸体之间形成的槽腔上设有回缩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制动推板下端面相抵触,弹簧的下端与缸体内部下端相抵触实现弹簧的回缩效果,所述的制动口经导管与气缸或油缸相连接,通过气缸或油缸的制动带动制动推板的移动进而带动伸缩杆的移动从而实现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的移动嵌入冰雪面内使车身突出的板式制动刀与冰雪面接触而制动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的下端设有刀刃,方便条形的板式制动刀插进被压紧实的冰雪路面上,进一步增大阻力进而达到制动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的两端设有缓冲切面,缓冲切面伸进紧实的冰雪路面上具有紧实的效果,增大了制动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条形的板式制动刀为可拆卸更换的板式制动刀,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对称设有带有连接孔的侧耳,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的两侧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柱,连接孔与连接柱的配合连接实现条形的板式制动刀在伸缩杆上的安装和拆卸,方便更换。
本发明所述的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的中部侧面设有与板式制动刀垂直的短刀体,短刀体与条形的板式制动刀组成十字形制动刀,短刀体的下端设有刀刃,进一步增大车身通过突出的制动刀直接和路面上的冰雪接触而实现制动的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车架上分别设有两个止动器,分为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所述的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末端与车架相铰接,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经连接杆与起落控制杆固定在车架上,连接杆的两端与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相连接,起落控制杆的伸出端与连接杆相铰接,起落控制杆的固定端与车架上设有的固定杆相铰接,所述的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上端分别设有油路进口,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下端分别设有油路出口,通过油泵连接油路进口和油路出口控制A号止动器和B号止动器的缸体上端分别设的进油和出油实现两个止动器的伸缩杆的伸出和缩回。
本发明所述的起落控制杆由起落控制油缸进行控制器上升和下降,保证整个制动过程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书民,未经秦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