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铬高镍不锈钢冷轧退火酸洗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605.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1/06 | 分类号: | C25F1/06;C23G1/08;B08B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铬高镍 不锈钢 冷轧 退火 酸洗 工艺 | ||
高铬高镍不锈钢冷轧退火酸洗工艺,步骤:a素材准备:冷轧退火完成后的高铬高镍不锈钢钢带;b中性盐电解:电流通入硫酸钠溶液中,将钢带表面铁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易溶于水的低价氧化物,析出的氢气以机械的方法从氧化铁皮内部破坏,硫酸钠溶液比重1.16~1.20,溶液温度70~80℃,电解电流5000~6200A,电解时间为5~8min;c刷洗:刷辊表面的刷毛与钢带表面接触并形成一定的压下量,启动刷辊驱动电机,设定刷辊驱动电机电流、刷辊转速,刷辊驱动电机带动刷辊高速旋转;d混酸酸洗:中性盐电解后的钢带通入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去除表面的氧化物,硝酸浓度60~100g/l,氢氟酸浓度15~20g/l,混酸温度55~65℃控制,酸洗时间为3~6Min,本发明可以完全去除钢带表面氧化铁皮,钢带表面光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铬高镍不锈钢冷轧退火酸洗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高铬高镍不锈钢,例如309S不锈钢、310S不锈钢、904L不锈钢等,通过冷退火酸洗工艺得到最终冷轧不锈钢产品,高铬高镍不锈钢由于含有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具有良好耐氧化、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性能,蠕变强度高,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酸洗工艺的常规步骤为:步骤a,素材的准备:经过冷轧退火完成后的高铬高镍不锈钢;步骤b,中性盐电解作业:电流通入硫酸钠溶液中,将不锈钢钢带表面铁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易溶于水的低价氧化物,析出的氢气以机械的方法从氧化铁皮内部破坏,加速酸洗速度进行退火处理;步骤c,混酸酸洗作业:经过中性盐电解后的钢带通入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与氧化铁皮进行化学反应,去除表面的氧化物。但是上述常规的酸洗工艺不能完全去除表层的氧化皮层,冷退火酸洗工艺后表面氧化铁皮残留严重,通过调整中性盐比重与混酸成分,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由于高铬高镍不锈钢的铬、镍含量高,抗酸洗性极强,化学方法不能有效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铬高镍不锈钢冷轧退火酸洗工艺的改善方法,提高酸洗能力,以达到完全去除其表面氧化铁皮的目的。
步骤a,素材准备作业:经过冷轧退火完成后的高铬高镍不锈钢钢带;
步骤b,中性盐电解作业:电流通入硫酸钠溶液中,将高铬高镍不锈钢钢带表面铁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易溶于水的低价氧化物,析出的氢气以机械的方法从氧化铁皮内部破坏,中性盐电解参数为,硫酸钠溶液比重在1.16~1.20之间,溶液温度提升至70~80℃,电解电流5000~6200A,电解时间为5~8min之间;
步骤c,刷洗作业:将高铬高镍不锈钢钢带送入到刷辊机架,刷辊表面的刷毛1与钢带表面接触并形成一定的压下量,启动刷辊驱动电机,设定刷辊驱动电机电流、刷辊转速,刷辊驱动电机带动刷辊旋转轴旋转,使刷辊高速旋转,刷毛刷掉钢带表面残留的氧化铁皮;
步骤d,混酸酸洗作业:经过刷洗作业后的钢带通入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与氧化铁皮进行化学反应,去除表面的氧化物,达到清除表面氧化铁皮层的效果步骤,混酸酸洗参数,混酸溶液中硝酸浓度60~100g/l,氢氟酸浓度15~20g/l,混酸温度55~65℃控制,酸洗时间为3~6Min。
优点是,本发明增加了刷洗作业,利用高速旋转的刷辊刷掉钢带表面残留的氧化铁皮,能很好的改善氧化铁皮的去除效果。
进一步的,刷毛选择轻研削用刷毛。
进一步的,刷辊驱动电机电流为105-135A、刷辊转速为700-1100rpm、刷毛与高铬高镍不锈钢钢带表面接触形成的压下量为1.5-3.5mm。
优点是:不仅可以完全去除氧化铁皮,而且保证高铬高镍不锈钢产品的表面光滑,无划痕,去除氧化皮的过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刷辊示意图
图2、清洗用刷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