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1351.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博;刘强;周春强;林剑;姚建华;游杰;刘浩;刘震;张霞峰;张根明;魏棵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学 反馈 平面 工作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板、上面板、用于驱动上面板的电磁式驱动单元、用于悬浮上面板的气浮单元、用于定位的红外传感器组、以及用于引导和定位上面板运动的控制单元;所述红外传感器组和气浮单元均安装在下面板上,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上面板上,所述上面板通过气浮单元悬浮在空中,通过驱动单元在工作范围内运动;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横向线圈、纵向线圈、横向永磁铁以及纵向永磁铁;所述横向线圈和纵向线圈均安装在上面板底部,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横向永磁铁和纵向永磁铁安装在下面板上,并使横向永磁铁和纵向永磁铁的磁场范围覆盖横向线圈和纵向线圈;
所述气浮单元设为气浮轴承,分别固定在下面板的四个角上,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气浮轴承通过产生气体刚膜使上面板悬浮起来;
所述红外传感器组包括红外收发器,分别固定在下面板的四个方向及中部上,与控制单元连接并实时反馈上面板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横向线圈的横向驱动器、驱动纵向线圈的纵向驱动器、以及用于处理红外数据图像的图形处理器;所述横向驱动器与横向线圈连接,纵向驱动器与纵向线圈连接,所述图形处理器与红外收发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组还包括使红外线均匀发射出去的半球面镜,所述半球面镜盖在红外收发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面镜的开口角度为30度至40度,壁厚为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面镜的表面覆盖一层用于过滤其他色光的蓝宝石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线圈和纵向线圈排列安装,且横向线圈与纵向线圈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永磁铁和纵向永磁铁排列安装,且横向永磁铁与纵向永磁铁间隔布置。
7.一种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启动气浮轴承,使上面板悬浮在空中;
步骤S2:启动横向驱动器,使横向线圈通电,驱动上面板横向移动一个单位的距离;
步骤S3:启动纵向驱动器,使纵向线圈通电,驱动上面板纵向移动一个单位的距离;
步骤S4:位于前后左右及中部方位的红外收发器发射红外线,并将接收到的红外图像数据反馈给图形处理器;
步骤S5:图形处理器对每一帧图像进行运算和比较,通过图像对比后获得上面板的位置信息,并确定上面板是否超出工作范围;
步骤S6: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上面板移动到指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线圈单次通电时间为10微秒,所述纵向线圈单次通电时间为10微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光学反馈的平面气浮工作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红外收发器采用的红外波长均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3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