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及肿瘤微血管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992.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微血管 成像 方法 | ||
1.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近红外共聚焦成像部分包括近红外激光器(1)、二向色镜(8)、二维扫描振镜(3)、扫描透镜组、成像物镜(6)、近红外荧光滤光片(9)、会聚透镜(10)、针孔(11)和探测器(12);所述扫描透镜组由场镜(4)和筒镜(5)组成;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二维扫描振镜(3)的二维扫描控制模块(2)、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13)和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14);
所述近红外激光器(1)发出的近红外光经过所述二向色镜(8)反射进入所述二维扫描振镜(3)后进入所述场镜(4),在所诉场镜(4)焦面处形成扫描平面,之后经过所述筒镜(5)平行入射到所述成像物镜(6)并在样品台(7)会聚形成样本平面的扫描平面,扫描生物样本;样本被激发的近红外荧光被所述成像物镜(6)收集后平行经过所述筒镜(5)会聚后经过所述场镜(4)变为平行光,再经过所述二维扫描振镜(3)退扫描后投射经过所述二向色镜(8),经过所述近红外荧光滤光片(9),再被所述会聚透镜(10)聚焦为一点,该点透过所述针孔(11)后进入所述探测器(12);探测器(12)输出的信号经所述信号放大与采集模块(13)后送入所述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14)进行信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激光器(1)工作波长应为1000~13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镜(8)采用对波长小于1350nm的光反射率>90%,对波长在1350nm~1500nm的光透过率大于90%的长通滤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扫描振镜(3)对波长1000nm~1600nm的光反射率大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场镜(4)、筒镜(5)、成像物镜(6)和会聚透镜(10)对波长1000nm~1600nm的光透过率大于90%;所述成像物镜(6)工作距离>10mm,数值孔径大于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滤光片(9)为对波长1400nm~1500nm的光透过率大于90%,且对截止波长OD大于3的带通滤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11)位于会聚透镜(10)的焦面处,其大小为会聚透镜(10)的艾里斑大小;所述探测器(12)紧靠针孔(11)放置,并且应采用铟镓砷材料的光电倍增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肿瘤微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样本的血管中预先充盈有荧光发射波长为1300nm~1500nm的近红外量子点。
9.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14)将逐点扫描探测的信号转化为单个像素的灰度值,将其顺序排列后得到单层图像,这样即可获得肿瘤微血管的单层断面图。
10.一种肿瘤微血管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图像显示模块(14)将逐点扫描探测的信号转化为单个像素的灰度值,将其顺序排列后得到单层图像,然后样品台(7)上升一定高度,再重复扫描样本得到下一层的单层图像,如此循环一定层数,将这些序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即可得到肿瘤微血管的三维结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