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畜禽舍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8495.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波;曹山川;陈冠希;余马;欧洋;黄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2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畜禽 内环境 空气 颗粒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畜禽舍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方法,包括:畜禽舍内按照四等分对角线选点法进行布点,取样点设置至少5个点,取样高度为离畜禽舍地面0.4~1.5m;在畜禽舍内通过颗粒物采样器对采样点进行连续采样,监测颗粒物浓度;其中连续采样过程包括对进行饲料投放、畜禽休息、畜禽舍清扫、垫料更换行为时的采样。通过对畜禽舍内颗粒物进行连续性监测,采用颗粒物采样器采集畜禽舍内空气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分析研究畜禽管理、畜禽采食、排泄等因素对颗粒物化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在畜禽在体试验和体外实验模型,研究畜禽舍内颗粒物对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指标以及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为保证和提高畜禽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物监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畜禽舍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饲养的畜禽数量大、品种繁多,它们的生长受到遗传、品、饲料、疫病和环境的影响。经过大量科学的生产和实践经验证实,环境影响因素占30%,且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环境影响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其是近年来,由于封闭式畜禽舍的大量采用,舍内环境愈发复杂,口蹄疫、猪无名高热病、禽流感等畜禽类流行性疾病频繁爆发和传播,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亿人民币,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十分不利于养殖及生产的规模化、业化,所以畜禽健康与否和畜禽舍环境状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许多同种类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不断问世,它们轻巧、便于携带操作,可以方便及时的对环境内各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然后依靠人脑人为判断环境状况,并手动完成对改善环境的控制措施,此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是系统性能却并不完善,且过多依靠人力,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操作。
相对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畜禽舍环境不容乐观,这也作为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了我国的畜禽养殖产业生产距离发达国家有相对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养殖畜禽时,对其养殖环境的监测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主要依靠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畜禽舍综合环境进行判断,由于资金匮乏,监测的准确度依赖于实际人工操作,这导致了相对比较低下的监测效率,而且不利于整体的调控和管理,从而影响了畜禽养殖的产量与质量,十分不利于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未来发展。由此,优化畜禽舍管理、提高畜禽舍环境监测的准确性,是使畜禽养殖业能够更进一步的关键所在。
其中,畜禽舍内环境颗粒物对畜禽的生长发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环境颗粒物是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按照粒径可分为粗分散体系(>10μm)和胶体分散体系(0.001-10μm)。其中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PM10)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PM2.5)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在10um以下的颗粒物(如PM10、PM2.5等)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畜禽肺部,增加呼吸系统的发病率,甚至影响心肺功能。PM2.5对重金属以及气态污染物等的吸附作用明显,对污染物有明显的富集作用,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推波助澜,对畜禽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对畜禽舍内环境颗粒物的检测研究对畜禽的养殖繁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畜禽舍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样点布设:畜禽舍内按照四等分对角线选点法或按照蛇形图案法进行布点,取样点设置至少5个点,取样高度为离畜禽舍地面0.4~1.5m;
步骤二、在畜禽舍内通过颗粒物采样器对采样点进行连续采样,监测颗粒物浓度;其中连续采样过程包括对进行饲料投放、吃料高峰期、畜禽休息、畜禽自由活动、畜禽舍清扫、垫料更换行为时的采样。
优选的是,所述四等分对角线选点法是指以畜禽舍中心为起点,从起点到畜禽舍四个拐角的方向选择等分采样点,并以等分采样点和畜禽舍中心点组成5个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粒度在线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水开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