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既有运营中桥梁墩台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7000.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张蓓雯;苏欣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既有 运营 桥梁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既有运营中桥梁墩台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进行桩基来替代旧桩基,并在既有承台上方设置新承台,新承台通过连接结构与墩身连成一体并共同受力,从而实现既有桥梁墩台基础的加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优点是:保证加固过程中既有桥的正常运营;对既有桥梁墩台的桩基侧阻力影响非常小,不会引起既有桥梁墩台的位移,大大减小了施工风险;噪声小,对环境污染小,在桥梁加固施工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既有运营中桥梁墩台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早期经济落后,桥梁建设标准低,虽然桥梁上部结构保存完好能够满足现今使用需要,但是桥梁墩台的基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服役能力减弱或丧失服务能力等情况,同时一些桥梁又处于运输干线上,不能中断,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措施对桥梁墩台的基础进行加固,达到其设计承载能力,从而使既有桥梁能够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既有运营中桥梁墩台加固方法,通过采用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进行桩基施工,并在既有承台上方设置新的承台,实现在不中断运营的前提下,既有桥梁墩台基础的加固。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既有运营中桥梁墩台加固方法,用于对运营中的既有桥梁墩台进行加固,所述既有桥梁墩台包括既有承台和既有墩柱,所述既有墩柱支承在所述既有承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既有承台的两侧施工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所述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的顶面高度与所述既有承台的表面高度相对应;
在所述既有承台上方设置新承台,所述新承台位于所述既有墩柱的外围,且由所述既有承台以及位于所述既有承台两侧的所述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共同固定支承;
在所述新承台与所述既有墩柱之间设置连接结构,使所述新承台与所述既有墩柱连成一体。
所述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全回转钻机将一钢套管旋压入所述既有承台两侧的土体,使所述钢套管内的高度与所述既有承台的表面高度相对应;采用冲抓设备将所述钢套管内的土体取出;在所述钢套管内下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
所述在新承台与既有墩柱之间设置连接结构指的是,在所述新承台与所述既有墩柱之间植筋或张拉预应力锚杆使所述新承台与所述既有墩柱连成一体并共同受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保证加固过程中既有桥的正常运营。
采用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工艺对既有桥梁墩台的桩基侧阻力影响非常小,不会引起既有桥梁墩台的位移,提出了在既有运营中桥梁加固的一种新工艺,大大减小了施工风险,这对不能中断的铁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该工艺在成孔过程中不需要泥浆护壁,并采用冲抓设备在钢套管内直接取土,噪声小,对环境污染小,在类似桥梁加固施工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施工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号1-9分别表示为:既有承台1、既有桩2、既有墩柱3、旋压全套管钻孔灌注桩4、新承台5、植筋6、全回转钻机7、钢套管8、混凝土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