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板结合现浇砼考虑结构与地基的地下管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6311.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南联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严平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底板 预制砼板 工字型 现浇砼 预埋件 外衬 预制板 地下综合管廊 水泥搅拌土 底板钢筋 地下管廊 环境影响 结构刚度 施工工序 施工工艺 施工进度 导向槽 墙钢筋 围护墙 围护桩 增强管 支撑梁 沉降 低碳 抗浮 预埋 植入 地基 浇筑 预制 预留 建造 施工 环保 建设 |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以水泥搅拌土植入内有预埋件的预制工字型桩为围护墙,工字型桩预埋件与管廊底板钢筋连接,浇筑管廊底板时,预埋外衬墙钢筋,并在管廊底板上预留特定的导向槽,用以与预制砼板的连接,安装完成的预制砼板作为外衬墙和后浇顶板现浇砼的模板,并将围护桩与支撑梁和管廊结构连为一体,可明显增强管廊结构刚度,解决管廊结构的沉降和抗浮问题。和传统管廊施工工艺相比,可简化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建造成本,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经济的绿色发展的战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的建造新方法,建立了一套打设围护桩墙,整浇底板,预留导向槽,并与围护桩进行连接,结合预制钢筋砼内墙板、立板和顶部平板的拼接,以这些预制板作为现浇外墙衬壁和后浇顶板的模板,采用整浇外墙衬壁以及底板和顶板,从而形成二墙合一的预制板拼接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比较常用的建设方法为:先在地下管廊的两侧打设围护桩(以钢板桩、钻孔灌注桩等为主),然后进行开挖(以悬臂或支撑的形式为主),之后浇筑管廊底板、墙板和顶板,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土方回填。如遇土层较差的情况,还要进一步进行地基处理,以达到控制管廊沉降的目的;并且对于不少地区还需采取措施以解决管廊结构的抗浮问题,以保证其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常规的管廊建造方法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现有传统的管廊建造技术施工速度缓慢,从而导致建设周期比较长,对城市交通以及市容市貌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2.整体工程量大、造价高;对于长达数十公里的管廊而言,即使在不需设置抗浮桩和地基处理的好土层中,其工程量已相当大,切费时费工;如遇软土层则还需要打设承压工程桩和抗浮桩解决其沉陷和抗浮问题,这些都会使管廊建设的难度加大,其相应工程费用也会明显增大。
3.管廊结构变形缝的存在,增加了传统管廊建设的难度;由于传统方法中地下综合管廊需要沿道路修建窄长的钢筋砼现浇结构,按规定必须在一定距离间隔设置伸缩等变形缝,这些变形缝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管廊结构的施工难度和造价,在后期管廊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渗漏等问题。
针对上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和不便,本发明开创出一种对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影响小、造价低廉、施工简便且施工速度快的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传统管廊建造方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提供一种可满足管廊工程建设简便、绿色环保、经济安全要求的管廊建造新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采用水泥搅拌土植入桩身预埋有各种钢构件的钢筋砼工字桩作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和管廊正常使用过程中管廊结构的一部分,抵挡不同时段的侧壁水土压力,保障管廊施工过程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管廊现浇底板时留设特定尺寸的沟槽,用以与预制板的拼接,该预制钢筋砼板是在工厂事先成批量生产,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浇捣而成。采用该预制板作为管廊外墙可避免传统现浇管廊外墙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离析的问题。
拼接后的预制板上搭接管廊预制顶板可作为浇筑管廊外部衬墙的模板,简化了支模拆模的施工工序,也避免了传统支模会带来后续外墙防水问题的产生,钢筋砼工字桩通过桩身预埋件与管廊现浇底板钢筋和衬墙竖向分布筋的进行连接,并现浇为一体,可解决传统建造方法中需在外墙设置变形缝等带来的诸多问题。
待下部主题结构施工完毕后,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向支撑梁可不用凿除,将支撑梁上的预埋筋与预制顶板上部的现浇顶板进行整体连接,使围护结构的支撑梁成为管廊结构的一部分,增强管廊结构的整体刚度。因此,由于围护桩和支撑梁的作用,管廊外衬墙和预制板墙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可尽量做薄,以降低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南联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严平,未经杭州南联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