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识别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280.0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识别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接收一电子装置传送的一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码,从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依照一预定顺序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产生一识别码;以及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第二编码至所述电子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藉其标识码的唯一性,且利用同一第一编码的查询次数、查询地区以及查询时间多种参数达到识别分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多种防伪分析方式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仿品的盛行,对于正品有着无法弥补的打击,伪造品所取用的材料通常较差于正品,例如塑料产品,当长期使用后,更是容易产生差异,然而正品的防伪标签,虽是日新月异,然而多属不容易识别的编码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又方便的防伪标识码及其编码方法,自是目前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条形码是利用不同宽度的黑条与空白,用来表达产品信息,例如物品的商品名称、生产国、制造厂家、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有效日期、网址等信息。但是目前常用的条形码主要是用提供产相关信息,并无法直接协助用户去辨别产品的真伪。
一般市面上的防伪标签或标示,主要是通过标签设计的难以复制特性,例如激光、激光防伪标签,让仿冒者难以仿冒其标签。只是这样的防伪方式是着重于标签的制作工艺与其复杂度,其防伪的效果是体现在卷标本身,而非产品的识别,消费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标签的能力才能进行识别,其识别的难度很高,并不适用一般消费者,且标签的成本高昂,并不适用的大量生产的产品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唯一性编码方法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快速且实时的应用在大量生产的产品上,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或移动装置进行条形码扫描即可进行产品真伪的识别,通过同一标识码的各种查询内容,达到识别分析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对应制造时间直接产生编码并且实时印制在产品上,其制造成本低、难以仿冒。
本发明的编码方法是利用设备识别、时间识别、随机码以及转译条形码的方式产生独特且唯一的防伪标识码,由于其具有唯一性与多重防伪机制的设计,仿冒者难以进行仿冒,此增加了产品防伪的效果。其中,防伪标识码的时间识别的部分可以精准至秒,并且可以同步储存到伺服系统的数据库中,以提供用户进行比对验证,此提供了第一层的防伪效果。再者,防伪标识码包括随机产生的随机码以作为文字码与条形码之间的差异性,此提供了第二层的防伪效果。防伪标识码的格式设定也提供另一层的防伪效果。本发明利用上述多层防伪的设计,提供一种简易、快速、唯一性且低成本的编码方法。
一种用于一防伪识别分析系统的防伪识别分析方法,包括:接收一电子装置传送的一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码,从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依照一预定顺序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产生一识别码;以及传送对应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第二编码至所述电子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查询次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查询时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防伪识别分析系统根据所述查询次数与一查询次数临界值提供一提醒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至少一查询地区信息中包括两个以上的查询地区信息时,且两个查询地区之间的距离大于一预定距离时,则提供一地区警示信息。
优选地,根据所述查询次数、所述查询地区信息以及所述查询时间信息,判断一伪造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编码提供相对应的一生产履历或一营销履历。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储存的识别码是取得自一喷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关联度分析的溯源防伪方法
- 下一篇:防伪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