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221.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缪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圣得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8 | 分类号: | B01J20/08;B01J20/30;B01D53/86;B01D53/62;C01B3/56;B01J23/889;C07C7/12;C07C9/04;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刘琳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活性 组分 一氧化碳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活性组分共沉淀法制成,活性组分包括Cu、Zn、Mn、Ni、Fe的氧化物:CuO、ZnO、MnOx、NiO、FeOy,分散剂Al2O3粉,其中x=1~2,y=1~1.5;活性组分中,活性元素Cu、Zn、Mn、Ni、Fe分别占催化剂总质量的15~30%、15~30%、0.05~2%、0.05~2%、0.05~2%;活性组分CuO的前驱体为:CuCO3或Cu(NO3)2中的一种;所述活性组分ZnO的前驱体为:ZnCO3或Zn(NO3)2;所述活性组分MnOx的前驱体为:MnCO3或Mn(NO3)2;所述活性组分NiO的前驱体为:NiCO3或Ni(NO3)2;所述活性组分FeOy的前驱体为:Fe(NO3)3;
吸附剂的制备步骤为:
(1)将活性组分前驱体的混合物于50-80℃溶解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并加热至60-80℃;
(3)将一定量的Na2CO3溶解后注入反应釜进行陈化反应;
(4)陈化反应混合物的pH=9-10,陈化反应温度60-80℃、时间2-6h;
(5)将步骤(4)陈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水分,得滤饼,将滤饼打散,并于温水60-80℃洗涤,反复操作2-3次,直至pH=6-7;
(6)将步骤(5)处理后的滤饼,除湿并于高温550-750℃焙烧3-7h,得活性氧化物粉;
(7)将步骤(6)焙烧后的活性粉造粒压片,得到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前驱体分别为Cu(NO3)2、Zn(NO3)2、Mn(NO3)2、Ni(NO3)2、Fe(NO3)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组分前驱体的混合物于50-80℃溶解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并加热至60-80℃;
(3)将一定量的Na2CO3溶解后注入反应釜进行陈化反应;
(4)陈化反应混合物的pH=9-10,陈化反应温度60-80℃、时间2-6h;
(5)将步骤(4)陈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水分,得滤饼,将滤饼打散,并于温水60-80℃洗涤,反复操作2-3次,直至pH=6-7;
(6)将步骤(5)处理后的滤饼,除湿并于高温550-750℃焙烧3-7h,得活性氧化物粉;
(7)将步骤(6)焙烧后的活性粉造粒压片,得到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是先将活性组分Cu、Zn前驱体溶解混合,再将Mn、Ni、Fe溶解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Na2CO3溶解于60-80℃水中,1-2h的时间完全注入反应釜中进行陈化反应。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高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吸附剂在C2H4、C3H6、CH4、H2、N2、He、Ne、Ar、Kr、Xe及电子气深度脱一氧化碳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圣得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圣得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2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