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线性校准的模拟/数字转换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5351.5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罗杰斯·昆尼;马克·艾伦·兰开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H03M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线性 校准 模拟 数字 转换 | ||
1.一种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其特征在于包括:
ADC输入端,其被配置成接收模拟输入信号;
ADC输出端,其被配置成输出对应于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数字输出信号;
校准系统,所述校准系统耦接到所述ADC输入端和所述ADC输出端,所述校准系统被配置成:
接收输出值集合;
选择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
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在对应的未校正的输出点评估每个所述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以及
从每个所述评估的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生成多个经过校正的输出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其特征在于所述ADC包括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所述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耦接到所述模拟输入端,并且配置成提供对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DC,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包括输出端,并且所述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的输出端耦接到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DC,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系统被配置成补偿所述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和所述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该两个元件中的非线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系统被配置成通过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计算基底函数,借此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6.一种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被配置成接收模拟输入信号,并且所述输出端被配置成输出对应于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数字输出信号,并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包括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和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每个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耦接在对应的通道输入端与对应的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之间,每个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被配置成提供对于对应的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转换;
校准系统,所述校准系统耦接到所述多个通道,所述校准系统被配置成:
生成输入值集合,并且向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所选的通道的输入端施加所述输入值集合;
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所述所选的通道接收输出值集合;
选择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与至少一个邻近局部化输出值集合重叠;
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在对应的未校正的输出点评估每个所述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从每个评估的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生成多个经过校正的输出值;以及
施加所述多个经过校正的输出值以校准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所述所选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DC,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系统被配置成通过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计算拉格朗日基底函数,借此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8.一种校准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ADC施加输入值集合,并测量来自所述ADC的对应输出值集合;
选择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
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
在对应的未校正的输出值评估每个所述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以及
从每个评估的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生成多个经过校正的输出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确定局部化多顶式内插元素的步骤包括:为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生成一组基底函数,并且所述多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中的每个局部化输出值集合的所述组基底函数包括一组拉格朗日基底函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DC包括基于逆变器的电压/电流(VI)转换器和电流控制环形振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53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