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喀斯特地质冲孔桩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5053.6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和向武;刘洪冰;苏自林;欧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8 | 分类号: | E02D7/08;E02D7/12;E02D13/04;C22C38/52;C22C38/50;C22C38/48;C22C38/60;C22C3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喀斯特 地质 冲孔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喀斯特地质下的成孔技术和灌注桩成形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能极大的提高冲孔桩成桩质量的喀斯特地质冲孔桩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A、平整场地、桩位放线、挖泥浆循环池。B、桩位下钻探。C、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护筒侧面的上部设置溢流口,钻机上设置防翻机构。D、泥浆制备、冲击钻孔,冲击钻孔的过程中当桩孔深度≥4米时,在护筒的上端安装防护封盖,防护封盖的中心设置导向孔,起吊冲击钻头的钢绳穿过导向孔。E、成孔检查、第一次清孔。F、钢筋笼的制作、安装。G、安装导管、第二次清孔。H、灌注水下混凝土。I、取出护筒。本发明能够极大的改善冲孔桩的成桩质量,降低卡钻、坍孔等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喀斯特地质下的成孔技术和灌注桩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喀斯特地质冲孔桩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将支撑桩固立于地下的岩石层中,以确保建筑的稳固。因此在桩孔的形成上必须保证桩孔的深度达到岩石层中,这样就需要有专用的设备向地面下打孔,并在打孔的过程中将多余的泥土/ 浆和碎石挤压到孔的两侧或清理出去,以继续向下打孔。目前上述的打孔主要是利用重锤( 也称之为冲击钻头) 通过冲孔桩机(也就是钻机)来实现,现有的冲孔桩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为:提升重锤至一定高度然后使其突放后自由降落,冲击接触面,然后再提升重锤,再突放……如此往复运动,利用冲击动能冲挤土层或破碎岩石成孔,部分碎渣和泥浆被挤入孔壁中,大部分成为泥渣,利用掏渣筒或其它方法将泥渣排出孔外,然后再放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
在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溶蚀性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现有技术在冲孔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溶洞多,桩孔的底面或侧面常常出现裂缝、缺口等,导致桩孔内壁面和底面的形状结构更为复杂,重锤在落下后与桩孔底面接触时由于受力极不均横,导致重锤具有极大的偏斜量,跳动严重,一方面无法保证桩孔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也造成冲孔桩机的支撑臂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溶洞的影响,为确保冲孔桩的持力层厚度以提高冲孔桩的稳定性,冲孔桩的桩孔深度通常较大,起吊冲击钻头的钢绳较长,现有技术中对钢绳中段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冲击钻头的偏斜量更大,常常造成卡钻,极大的影响了工期,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同时,由于卡钻现象的频发,一旦重锤的锤头被粘土层粘住或被岩石或溶洞卡住而起不出锤时,由于冲孔桩机的卷扬机仍然在不断的运转,通过钢丝绳对重锤产生很大的拉力,该拉力会产生一个拉扯冲孔桩机的反作用力。尽管冲孔桩机的机座通常配重较大,但在卡钻现象较为严重时,仍会将整个机架的后端向上拉起,此时如果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反应并停车,将极易导致翻架的事故,一方面容易损坏冲孔桩机本身,另一方面将给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极大的提高冲孔桩成桩质量的喀斯特地质冲孔桩施工工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喀斯特地质冲孔桩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A、平整场地、桩位放线、挖泥浆循环池;
B、桩位下钻探,钻探深度为进入持力层至少5米;
C、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所述护筒侧面的上部设置溢流口,所述钻机上设置防翻机构;
D、泥浆制备、冲击钻孔,在泥浆循环池内进行泥浆的制备,泥浆的胶体率应不低于96%;冲击钻孔的过程中当桩孔深度≥4米时,在护筒的上端安装防护封盖,所述防护封盖的中心设置导向孔,起吊冲击钻头的钢绳穿过导向孔;
E、成孔检查、第一次清孔;
F、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G、安装导管、第二次清孔;
H、灌注水下混凝土;
I、取出护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5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