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783.2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戴明增;杨旭东;张宏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20 | 分类号: | H04W7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连接 控制 方法 分布式 单元 集中 基站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该方法涉及基站系统,所述基站系统包括一个集中式单元和一个分布式单元,所述集中式单元与所述分布式单元通信,所述分布式单元与终端通过空口通信,该方法包括:所述分布式单元首先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终端建立空口控制面连接,进而,所述分布式单元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集中式单元,进而,所述分布式单元接收所述集中式单元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和所述分布式单元之间的空口控制面连接。该方法可以实现5G系统中基站功能分离时的无线连接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系统中,基站可以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构成,即对原接入网中的基站的功能进行拆分,将基站的部分功能部署在一个CU,将剩余功能部署在DU,多个DU共用一个CU,可以节省成本,以及易于网络扩展。CU和DU的切分可以按照协议栈切分,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部署在CU,其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部署在DU。
RRC连接建立过程是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时的必要过程,在现有的基站作为一个独立设备的网络架构中,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基站支持所有协议层处理,对于RRC连接建立过程可以由基站直接进行处理。而在5G系统中,如果基站功能由DU和CU完成,则RRC连接过程需要由DU和CU进行交互处理。因此,需要提供DU和CU在RRC连接建立时的处理方法以及接口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式单元及基站系统,用于解决5G系统中基站功能分离时的无线连接控制。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涉及基站系统,所述基站系统包括一个集中式单元和一个分布式单元,所述集中式单元与所述分布式单元通信,所述分布式单元与终端通过空口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分布式单元首先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终端建立空口控制面连接,进而,所述分布式单元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集中式单元,进而,所述分布式单元接收所述集中式单元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终端和所述分布式单元之间的空口控制面连接。
该方法中,与终端通信的分布式单元将终端发送的空口控制面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给集中式单元,以使得集中式单元可以进行空口控制面连接处理,从而实现5G系统中基站功能分离时的无线连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所述分布式单元建立与所述集中式单元之间的控制面连接;
其中,所述分布式单元向所述集中式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分布式单元通过所述控制面连接向所述集中式单元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终端所接入的小区标识、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二终端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标识用于在空口上识别所述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标识为所述分布式单元在所述分布式单元和所述集中式单元之间的控制面接口上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