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3591.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鼎中;林杰;袁稳芳;钟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蒋志行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富士康鸿观科技园B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件 塑料件 复合体 注塑成型模具 电化学处理 纳米级孔洞 烘干处理 活化处理 脱脂除油 制备 稀硝酸溶液 塑料 注塑 熔融 固化 连通 融入 | ||
一种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铝合金件;对所述铝合金件进行脱脂除油处理;将上述脱脂除油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的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以使所述铝合金件由所述铝合金件的表面朝内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纳米级孔洞;将上述电化学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置于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对上述活化处理后的铝合金件进行水洗并烘干处理;提供一注塑成型模具,并将上述水洗且烘干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置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以使熔融的塑料部分融入所述铝合金件具有纳米级孔洞的表面;固化所述塑料而形成塑料件,从而制得所述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及该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注塑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金属件与塑料件结合形成复合体以满足外观等各方面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金属与塑料结合技术中,对塑料的材质的限制较多,例如常用的工程塑料如聚碳酸酯塑料(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芳醚酮树脂(PAEK)等均无法与金属件较好的结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合牢固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复合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一种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铝合金件;
对所述铝合金件进行脱脂除油处理;
将上述脱脂除油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的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以使所述铝合金件由所述铝合金件的表面朝内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纳米级孔洞;
将上述电化学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置于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
对上述活化处理后的铝合金件进行水洗并烘干处理;
提供一注塑成型模具,并将上述水洗且烘干处理后的铝合金件置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以使熔融的塑料部分融入所述铝合金件具有纳米级孔洞的表面;
固化所述塑料而形成塑料件,从而制得所述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一种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包括铝合金件及注塑结合于所述铝合金件表面的塑料件,所述铝合金件的表面朝内部形成有若干纳米级孔洞,所述塑料件结合于所述铝合金件具有若干纳米级孔洞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上述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制备体系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进行大量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由于铝合金件上形成了相互连通的纳米级孔洞,使得各种材质的塑料件都能与所述铝合金件牢固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铝合金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铝合金件表面形成纳米级孔洞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带有纳米级孔洞的铝合金件的扫描电镜图。
图4是在图2所示的铝合金件表面形成塑料件后获得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