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道地中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102.2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韩金祥;庞靖祥;杨美娜;赵肖磊;仉烈炜;张玉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06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道地 中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道地中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药品筛选;(2)确定丹参延迟发光检测条件;(3)丹参道地性的检测。本发明利用不同产地丹参延迟发光延迟动力学差异来更方便和定量地鉴别道地中药丹参。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用于区分丹参是否道地药材,评价中药材的质量,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道地中药的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药材的道地性一直是评价药材品质的独特的综合性标准。由于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很难将不同产地的中药材严格地区分鉴别开,因此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的方法应用于道地药材的鉴别,主要包括HPLC指纹图谱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但是中药质量评价受到是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气候、光照时间、土壤、水、栽培方法等等),现在的研评价方法基本思路仍是在西医药理思想指导下,囿于“药性唯成分论”的思维进行的物质成分寻找,试图仅从某些物质成分评价中药整体质量,忽略了其本身的整体属性,缺乏按照中医药理论的自身特点的表征指标。而且历代本草及目前大量的研究都表明,不同地区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及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这是其道地性特征不明显,道地产区无法确认的重要原因。
Popp教授在量子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系统电磁辐射行为的理论体系,描述生物辐射行为的理论体系生物光子辐射是生命系统的本质现象,作为生命系统活动过程中的产物,辐射携带有生命系统内部的完整信息。当生物系统处于激发后时,会发生延迟发光的现象,通过探测这些具有量子效应的光子特性可以获得生物系统内部的整体信息,实验研究证实,生物光子辐射检测技术能给出被测样品由内部变化及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整体信息,提供了一个关于生物系统基本特征的综合指标,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念。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别名紫丹参、血参、红根等,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主产四川、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省,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癌症、中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及抗衰老养生保健。然而由于丹参产地较多导致质量不一,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目前利用生物系统的延迟发光研究中药道地性尚未见相关报道,尤其是,尚未有利用生物系统的延迟发光研究丹参道地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利用本草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和非道地产区丹参延迟发光动力学的差异,建立了一种新的丹参道地性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丹参道地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药品筛选:筛选公认丹参道地产地,并收集道地产地丹参和非道地产地丹参,收集不同批次的丹参中药材若干批;
(2)确定丹参延迟发光检测条件:环境温度为22~24℃,湿度为50~55%;光电倍增管制冷时间2~2.5h,制冷最低恒定温度为-23~-25℃;激发光源为白光,激发光照时间为10~12s;计数间隔时间为1s,计数量为200个;
盛放中药样品的平皿直径4~5cm,4~5g丹参样品平铺在平皿底部;丹参样品颗粒大小为80~120目;中药样品含水量控制为6.5%-8%;
(3)丹参道地性的检测:
采用超微弱发光检测系统检测后,绘制不同产地丹参的延迟发光动力学曲线;
通过对延迟发光动力学曲线进行取对数处理后进行线性拟合分析,拟合公式为y=Ax+B,获得每个地区丹参延迟发光曲线的衰减斜率和截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