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扳手端头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929.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昌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端头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扳手端头的成型方法,其备有一扁平状的胚料,即为备料步骤,并针对该胚料的端部冲压,使该胚料因受冲压而形成一具有扳手轮廓外观、槽孔的头部,即为初步冲压步骤,再针对该头部进行弯折,以形成出具有不同弯曲角度的弯曲段、拉伸段,即为打弯步骤,之后利用一夹持件夹持包覆该弯曲段、拉伸段,再由一冲头对该头部的槽孔冲压,而使该弯曲段、拉伸段产生挤压聚集,以增加该弯曲段、拉伸段部分的内部组织的致密度外,并且可供该头部的最终轮廓予以塑造定型,即为塑型步骤,如此可达到扳手端头的快速成型,以提升扳手加工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方法,特别是一种扳手端头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习知扳手工具的冷锻制造方法2,一般包含有备料、头部成型、冲压成型及除料等步骤;其中,该备料步骤为备有一圆杆状金属胚料b;该头部成型步骤为将该圆杆状金属胚料b的二端分别冷锻冲压,以成形两圆头b1;该冲压成型步骤是利用一冲床(图中未示)将该具有两圆头b1的圆杆状金属胚料b予以冲压,使该圆杆状金属胚料b整体呈扁平状且呈现出扳手工具的外观;该除料成型步骤是利用另一冲床(图中未示)再针对整个扳手工具外观的周缘处所产生的多余材料去除,而留下该扳手工具的外观结构,如此即完成该扳手工具S2的成型。
然,习知冲压方法需先成型出扳手的圆状端头轮廓,再由冲头针对端头进行再冲压出槽孔,之后更需针对整个扳手工具外观的周缘处所产生的多余材料去除,其中所需细部处理步骤复杂,加上所需使用机台设备众多,不仅加工时间长,致使加工效率不佳,更有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产生,实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端头的成型方法,其有利于扳手工具的端头的快速冲压成型,以提升后续扳手加工成型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扳手端头的成型方法,包括有:一备料步骤,其备有一扁平状的胚料;一初步冲压步骤,其针对该胚料的至少一端部进行冲压,使该胚料区分有至少一因受冲压而形成具有扳手轮廓外观的头部,以及一由该头部向外延伸的杆部,而该头部于成型出扳手轮廓外观同时亦开设形成出一槽孔;一打弯步骤,其针对该头部进行弯折作业,使该头部与该杆部呈一倾斜角度,同时该头部与该杆部衔接处的二侧表面因弯折而形成出具有不同弯曲角度的弯曲段、拉伸段;及一塑型步骤,其备有一可夹持包覆该弯曲段、拉伸段的夹持件,以及一对应于该夹持件设置的冲头,而该冲头可朝该槽孔进行冲压,并且受该夹持件所包围限制的该弯曲段、拉伸段处,可同时于该冲头冲压过程中产生挤压与组织密度变化,以使该头部的弯曲段、拉伸段及槽孔轮廓得以塑造定型。
进一步,该初步冲压步骤为针对该胚料的二端部进行同时冲压,以便该胚料成型出二具有扳手轮廓外观及槽孔的头部。
进一步,该打弯步骤为针对该胚料的二头部进行弯折,以于每一头部上形成出具有不同弯曲角度的弯曲段、拉伸段。
进一步,该塑型步骤为利用该夹持件针对每一弯曲段、拉伸段进行包围,且该冲头针对每一槽孔进行冲压,以便每一头部的弯曲段、拉伸段于该冲头冲压过程中产生挤压与组织密度变化,使每一头部的弯曲段、拉伸段及槽孔轮廓得以塑造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昌,未经陈明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