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962.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雄;邱新焜;元镇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8;H04M1/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背面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各种手持电子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如手机应用,特别是一种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
背景技术
触摸式手机屏包括电阻式触屏和电容式触屏,电阻式触屏现已基本淘汰,电容式触屏的结构为透明G+G、G+F等屏,配合LCD和In-cell和On-cell显示屏形成,这种屏结构的触控操作位置均在可视区域,手机程序通过在可视区域位置设定相应的应用,通过用户手指触及调用相当手机应用。
现在大屏手机已占据主流,而用户在手机操作时,由于人体身体构造,单手很难完成手机的大部分操作,比如滚屏,在手持手机时,无法实现手指对屏幕进行滑动。而用户在特殊场合,只能单手操作时,就显得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将手机的功能键移至手机背面,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和显示区的利用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套包覆住手机的背面,所述操作套内包含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一端电极设置在操作套背面的操控区,与人体操控时耦合形成第一电容场,所述金属层的另一端电极容式耦合在手机的可视区,与手机可视区形成第二电容场,所述手机设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通过第一电容场和第二电容场传送过来的电信号并传送至手机系统,启动相应的手机应用。
进一步,所述操作套为聚脂薄膜,在所述聚脂薄膜的上方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保护层和第一硬化层,所述聚脂薄膜下方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硬化层、第一铟锡氧化物层、第一绝缘层、油墨层、第二铟锡氧化物层、第二绝缘层、所述金属层和钝化层。
进一步,在所述操作套背面设置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区、滚屏功能区、点击功能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功能区内排布所述金属层的电极。
进一步,所述导电层的电极线宽度为5-10μm,导电极层面阻抗为75-100Ω。
进一步,所述保护层包括抗眩、抗反射和抗污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手机的屏幕为IN-CELL屏。
进一步,所述手机屏幕上设置玻璃层,所述玻璃层的上方从上到下依次为硅胶层、防爆膜、铟锡氧化物层,所述玻璃层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为硬化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抗眩、抗反射和抗污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导电层通过溅镀加黄光或印刷工艺制作形成的透明导电层。
进一步,所述操作套为3D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手机背面大量空白区,完成特定的手机操作任务;
(2)不用改动手机的任何部分;
(3)减少用户手指移动距离,实现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手机背面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保护套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附图3是手机玻璃层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操作套;2.功能套背面;
3.功能区;101.保护层;
102.第一硬化层;103.柔性聚脂套;
104.第二硬化层;105.第一铟锡氧化物层;
106.第一绝缘层;107.油墨层;
108.第二铟锡氧化物层;109.第二绝缘层;
110.金属层;111.钝化层;
201.硅胶层;202.防爆膜;
203.铟锡氧化物层;204.玻璃层;
205.硬化层;206.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1用于包覆住手机的背面2,操作套内包含金属层,金属层的一端电极设置在操作套背面2的操控区,与人体操控时耦合形成第一电容场,金属层的另一端电极容式耦合在手机的可视区,与手机可视区形成第二电容场,手机设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通过第一电容场和第二电容场传送过来的电信号并传送至手机系统,启动相应的手机应用。
在操作套背面设置功能区3,功能区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区、滚屏功能区、点击功能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区内排布金属层的电极。通过两级电容实现将用户在功能区的操作与应用对应。实现单手操控,如单手指纹识别,单手滚屏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昱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极灯耦合器生产绕线机
- 下一篇:螺旋电感线圈绕线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