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互联网组件信息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10919.4 申请日: 2017-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7197001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7
发明(设计)人: 刘阳;罗松;李海花;黄颖;雷鸣宇;曲振华;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4L29/08 分类号: H04L29/08
代理公司: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安昆;宋志强
地址: 10019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工业 互联网 组件 信息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组件信息识别方法,针对一联网对象,根据语义资料库为该联网对象配置组件标识、描述文件和服务接口,并与该联网对象组成工业互联网组件模型;获取需要识别的工业互联网组件的组件标识;并向标识解析系统发起查询请求;接收到所述标识解析系统返回的语义资料库地址;并根据接收到的语义资料库地址向对应语义资料库服务器查询该组件标识对应的工业互联网语义词汇表;接收到语义资料库服务器返回的查询该组件标识对应的工业互联网语义词汇表获得的语义描述信息,并根据所述语义描述信息将对应工业互联网组件模型中的信息映射为可识别该工业互联网组件的语义词汇。该方法能够实现组件内异构信息的兼容性识别。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组件信息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正快速推动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一变革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名称。例如中国和美国都提出“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强调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处理工业大数据,提升产业价值;德国提出“工业4.0(Industrie 4.0)”,强调利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Io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等技术打造智能产品和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附加价值。然而究其本质,都是希望通过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的融合,促进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与落地,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机器、产品、零部件变得智能,从而将其连入网络,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工业数据流动、交互、使用。但是工业门类多达500多种,应用场景差异大,工厂内网络存在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几十种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工业企业根据需求自定义了十分复杂的数据格式。因此需要一种通用工业互联网基本组件模型,能够包容各种目标对象的数字化需求,从而将机器、产品、零部件这样的物理对象转变为数字化的网络对象,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和交互。

数字对象体系架构(Digital Objects Architecture,DOA)是由互联网之父、TCP/IP协议的联合创始人罗伯特﹒卡恩博士提出的一种未来网络架构,包括一套永久唯一的、安全可信的编码机制(Handle标识),一个全球互联的分布式管理系统(Handle系统),一批面向数字对象粒度的信息管理机制。

如下所示,Handle标识编码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Handle>=<NamingAuthority>/<LocalName>

其中,权威命名(NamingAuthority)是指可以全球路由寻址的前缀标识,而本地名称(LocalName)则是指仅在本地提供路由寻址的后缀标识。两者之间由ASCII字符/(0x2F)所分割。Handle标识的唯一性、兼容性、可扩展性使其很适合为工业互联网中的机器、产品、零部件等“物”的概念提供身份识别功能,但目前Handle标识编码结构尚无严格定义,也对其实用性造成很大影响。

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连接”,即通过网络将机器、产品、零部件等工业的物理实体连接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核心是“数据”,即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对产品描述、工序、算法、设计图纸、制造流程、状态监控等工业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但是工业互联网的连接主体差异性很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厂、不同产品都可能使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和标记。只有当制造链中一个对象的描述信息能够被其他所有对象都理解时,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才能真正体现价值和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组件信息识别方法,能够实现组件内异构信息的兼容性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