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粒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8712.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张仙娥;张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30 | 分类号: | B65G53/30;B65G53/52;B65G53/5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粒体 物料 管道 水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粒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水力输送仅仅在研究阶段,水力输送要求高浓度、低能耗,一般的直流管道往往需要大流速才能输送高浓度的物料,因而造成高能耗;连续工作中散粒体的加装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长距离的管道水力输送由于水压逐渐减小,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输送顺畅不易堵塞的散粒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散粒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装置,包括输料管、补水管、喷水管、主水泵和供料斗,以输料管和喷水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喷水管前端设置有喷嘴,喷嘴前端伸入到输料管后端内部,喷水管前端与输料管后端固定并密封连接,喷水管后端与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供料斗的下端与输料管的顶部连接,供料斗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位于喷嘴上方,喷嘴前端的喷水口位于供料斗底部的下料口前侧,喷嘴呈前细后粗的圆锥形结构,喷嘴后端的外径与输料管的内径相等,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喷水管上,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料斗上部,补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输料管内壁的顶部沿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导流条,每个导流条的高度h=1/4d~1/3d,d为输料管的内径,每个螺旋导流条的切线方向与输料管的轴线方向呈10-25°的夹角。
在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水力增强装置包括增强水泵和增强水管,增强水管的出口与输料管连接,增强水管的出口位于增强水管的进口的前方,增强水管的进口与增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增强水管的中心线与输料管的中心线呈15-30°的夹角。
输料管的内壁设置有光滑镀锌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粒体专门由供料斗向下落入到输料管内,由于喷嘴呈前细后粗的圆锥形结构,这样就可使供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与喷嘴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当散粒体通过下料间隙落到输料管内时,主水泵设置在输料管的后端,水泵将高压水通过喷嘴向前喷出到输料管内,喷嘴和输料管之间连接处水流流速大,压力低,散粒降落在间隙处被吸入到输料管中随高压水流向前输送。
由于主水泵设置在输料管外部,这样可使固粒不通过主水泵,防止对主水泵的磨损。
补水管的设置,可通过操控调节阀来控制向供料斗内补水,使供料斗内的水位保持一定高度,使固粒在供料斗内缓慢均匀下落。
在输料管内壁的顶部设置若干个螺旋导流条,高压水流通过螺旋导流条的导向作用下作螺旋运动,会冲击到输料管底部使散粒物料不易淤积输料管的底部
在输料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这样可以避免水力较小时发生堵塞,从而使输料管内的固粒保持悬浮状态沿输料管向前输送。
在输料管的内壁设置光滑镀锌层,这样不仅降低水流与输料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水力损耗,而且避免输料管锈蚀,延长输料管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性强,输送效率高、不易堵塞,并且避免了固粒对主水泵和增强水泵的磨损影响,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光合制氢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散粒体物料管道水力输送装置,包括输料管1、补水管2、喷水管3、主水泵4和供料斗5,以输料管1和喷水管3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喷水管3前端设置有喷嘴6,喷嘴6前端伸入到输料管1后端内部,喷水管3前端与输料管1后端固定并密封连接,喷水管3后端与主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供料斗5的下端与输料管1的顶部连接,供料斗5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位于喷嘴6上方,喷嘴6前端的喷水口位于供料斗5底部的下料口前侧,喷嘴6呈前细后粗的圆锥形结构,喷嘴6后端的外径与输料管1的内径相等,补水管2的一端连接在喷水管3上,补水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料斗5上部,补水管2上设置有调节阀7。
输料管1内壁的顶部沿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导流条8,每个导流条的高度h=1/4d~1/3d,d为输料管1的内径,每个螺旋导流条8的切线方向与输料管1的轴线方向呈10-25°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与颗粒物料晾晒摊收装置
- 下一篇:采用图像识别辅助机器人堆垛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