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675.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锐凌计量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07 | 分类号: | G01F1/07;G01F1/66;G01F15/00 |
代理公司: | 34116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海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1500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叶轮安装腔 出液管 进液管 蠕动 软管 壳体 叶片 流量计 测量 小流量液体 测量叶轮 多个叶片 滑动轴承 计量单位 计量通道 精密计量 叶轮转动 轴线重合 转轴 轴承 连通 转动 辐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流量计,包括壳体和叶轮,壳体的两端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的内部设有叶轮安装腔,叶轮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叶轮安装腔内,进液管、出液管和叶轮安装腔三者相互连通,进液管的轴线与出液管的轴线重合,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一个蠕动软管,蠕动软管位于叶轮安装腔的顶部,叶轮上还辐射分散有多个叶片,叶片将叶轮的外表面均分成多个大小相同的计量通道,叶片的顶部还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轴承,叶片上的轴承随管道的蠕动推动叶轮转动,每二片叶轮中间的液体是一个计量单位,通过测量叶轮的转动数量,计算出液体的体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小流量液体的测量具有超高的测量精度,便于精密计量行业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流量计。
背景技术
流量计是工业测量中重要的仪表之一,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流量计,用于测量充满封闭管道、连续流动的液体体积流量,但对于粘度低、耐腐蚀的液体不易于测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进步,对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和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流量测量技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各种用途,各种类型的流量计相继问世;目前己投入使用的流量计己超过100种;现有的叶轮流量计己经属于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它主要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冶炼等领域的流量计,在叶轮流量计装置中当被测流体流过传感器时,在流体作用下,叶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管道平均流速成正比,叶轮的转动周期地改变磁电转换器的磁阻值。检测线圈中磁通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的感应电势,即电掠冲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至显示仪表显示,但是现有的叶轮流量计大多测试精度不高,测量速度不快,加工难度较大,测量精度受外界影响较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需要。同时,对于传统的叶轮流量计待测液体会直接接触叶轮,难免会对叶轮进行污染和侵蚀,大大降低流量计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叶轮流量计进行了改造,采用了软管结构,避免了测量液体直接接触叶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测量精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尤其对于一些小流量的液体测量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管流量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叶轮流量计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测量精度受外界影响加大;对于一些含有杂质的流体无法有效测量以及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测量精度高、安装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流体测量以及使用寿命长,更换方便的特点。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流量计,包括壳体和叶轮,壳体的两端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的内部设有叶轮安装腔,叶轮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叶轮安装腔内,进液管、出液管和叶轮安装腔三者相互连通,进液管的轴线与出液管的轴线重合,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还连接有一个蠕动软管,蠕动软管位于叶轮安装腔的顶部,叶轮上还辐射分散有多个叶片,叶片将叶轮的外表面均分成多个大小相同的计量通道,叶片的顶部还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安装方向与流体流动的方向垂直,软管流量计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外接显示设备相连接。工作时,流体从进液管流入后进入到蠕动软管内,叶片上的轴承随管道的蠕动推动叶轮转动,每二片叶轮中间的液体是一个计量单位,通过测量叶轮的转动数量,计算出液体的体积,如果需要对软管流量计进行更换仅仅对蠕动软管进行更换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外接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流量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叶轮安装腔的底部,软管流量计的流体流量信号通过光电信号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叶轮为滚动型叶轮,滚动型叶轮上的叶片个数为8个,8个叶片将滚动型叶轮的外表面均分成8个大小相同的计量通道。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软体流量计的内部不受损害,提高使用寿命,壳体、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并且三者一体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锐凌计量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锐凌计量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