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镁绝缘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192.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瞿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黑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镁 绝缘 加热器 | ||
一种氧化镁绝缘加热器,属于电加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彼此面对面配合的且在配合后形成上下贯通的圆形加热腔的一对加热器本体,在该对加热器本体背对圆形加热腔的一侧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电加热槽,电加热槽内设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在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内设电加热丝,上下两相邻的电加热槽由开设在电加热槽的槽底壁的一端的电加热丝过渡孔贯通,敷设于上下两相邻的电加热槽的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内的电加热丝通过电加热丝过渡孔连通而形成电回路,在电加热槽朝向外的一侧的槽口部位封固有密封条。能与圆管状或圆柱状的被加热体良好配合;能将由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递给被加热体;更换便捷,保障加热器本体的持续使用;结构简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镁绝缘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诸如塑料、化纤、橡胶乃至食品之类的行业普遍需要使用绝缘加热装置,相对于由云母和陶瓷作绝缘传热介质的绝缘加热装置,氧化镁绝缘加热装置具有热传递速度快、耐高温程度优异(达760以上℃)、功率密度高(15w/cm2)等长处。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氧化镁绝缘加热器的技术信息,如CN104378856A(金属氧化镁远红外辐射加热器)、CN2631182Y(氧化镁绝缘加热元件)、CN102905409A(氧化镁绝缘加热圈)和CN105722259A(一种带故障灯装置金属氧化镁电管),等等。但是未见诸关于筒状体或称圆柱状体结构的氧化镁绝缘加热器,而该形状的氧化镁绝缘加热器在前述塑料、化纤和橡胶之类的行业恰恰是受宠的。以塑料挤出机的挤出螺杆为例,将筒状体的氧化镁绝缘加热器设置于螺杆筒外,可获得均匀的加热效果。鉴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与圆管状或圆柱状的被加热体良好配合、有利于显著提高对被加热体的加热速度、有益于使由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给被加热物体、有便于满足维修更换的便捷要求和有善于方便制作并且结构简练以及经济廉价的氧化镁绝缘加热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氧化镁绝缘加热器,包括彼此面对面配合的并且在配合后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圆形加热腔的一对加热器本体,在该对加热器本体背对圆形加热腔的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自上而下地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电加热槽,在电加热槽内设置有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并且在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内敷设有电加热丝,上下两相邻的电加热槽由开设在电加热槽的槽底壁的一端的电加热丝过渡孔贯通,敷设于上下两相邻的电加热槽的所述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内的所述电加热丝通过所述电加热丝过渡孔连通而形成一电回路,在电加热槽朝向外的一侧的槽口部位封固有一密封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与最上部的一个所述电加热槽相对应的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开设有一电加热丝第一端部引出孔,而在与最下部的一个电加热槽相对应的密封条的一端并且在与电加热丝第一端部引出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电加热丝第二端部引出孔,所述电加热丝的第一端部途经电加热丝第一端部引出孔引出电加热槽外,而电加热丝的第二端部途经电加热丝第二端部引出孔引出电加热槽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条为铝条并且通过点焊方式与所述电加热槽朝向外的一侧的槽口部位封固。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槽的深度为所述加热器本体的厚度的五分之四或三分之二。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铜或铝。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丝是以弯曲状态敷设在所述的氧化镁绝缘导热填充层内的。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曲为U字形与n字形循环交替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黑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黑石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