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远距离通信的电流环接口逻辑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7934.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超;杨全义;钟声;胡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 | 分类号: | H03K19/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章兰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远距离 通信 电流 接口 逻辑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远距离通信的电流环接口逻辑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把提供电源的作为主机,把与主机连接的作为从机,因为有些从机不能通过与主机的连接获得电源或通过与主机连接获得的电源并不可靠,只能提前配备后备电源,这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和从机在电源方面的局限性;在主机与从机间的通信中,除双方的主控芯片外,主从之间的通信还需要借助通信芯片才能完成数据之间的传输,搭载电路复杂、受干扰性强、有效传输距离短、功耗大,不利于主从双方高效、可靠地进行信息交互,且通信芯片一般售价较高,大大地增加了整个通信链路的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远距离通信的电流环接口逻辑电路,解决了采用分离元器件搭建的主机接口逻辑电路和从机接口逻辑电路,利用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分别对应“1”和“0”的逻辑特性,实现主机与从机远距离通信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远距离通信的电流环接口逻辑电路,包括主机接口模块和从机接口模块,所述主机接口模块设有主机主控芯片,及连接所述主机主控芯片的通信输出端、通信输入端的主机通信输入端、主机通信输出端,还设有主从通信控制子电路、从主通信控制子电路及主从连接接口,所述从机接口模块设有从机主控芯片,及连接所述从机主控芯片的通信输出端、通信输入端的从机通信输入端、从机通信输出端,还设有整流稳压储能子电路、主从双向通信控制子电路及从主连接接口;
所述主机通信输出端连接所述主从通信控制子电路后连接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出端,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入端连接所述从主通信控制子电路后连接所述主机通信输入端;
所述从主连接接口的第一从机连接端与第二从机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稳压储能子电路后连接所述从机主控芯片,在所述整流稳压储能子电路的整流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从机通信输入端、从机通信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所述主从双向通信控制子电路;
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出端、主机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从主连接接口的第一从机连接端、第二从机连接端或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出端、主机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从主连接接口的第二从机连接端、第一从机连接端。
具体地,所述主从通信控制子电路设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保护电阻、第二保护电阻、第三保护电阻;所述第一保护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第二保护电阻后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工作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保护电阻后连接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出端。
具体地,所述从主通信控制子电路设有第三三极管、第四保护电阻、第五保护电阻、第一上拉电阻、第一采样电阻、第二采样电阻;
所述主从连接接口的主机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电阻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共同连接端,所述第一采样电阻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另一共同连接端接地,所述第一采样电阻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共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保护电阻后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保护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机通信输出端,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工作电源。
具体地,所述整流稳压储能子电路设有第六保护电阻、稳压二极管、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稳压芯片、电解电容;
所述从主连接接口的第一从机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保护电阻后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的负极端和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从主连接接口的第二从机连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的正极端和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公共端;
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端共同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整流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端共同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端与所述从机主控芯片的电源端还连接第三供电电源,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端还连接所述从机主控芯片的接地端。
具体地,所述双向通信控制子电路设有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七保护电阻、第八保护电阻、第九保护电阻、第十保护电阻、第十一保护电阻、第十二保护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