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植入式孔底光纤光栅应变计地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741.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艾凯;剑奎;周焱斌;张新辉;李永松;尹健民;刘元坤;达桑;高延鸿;韩晓玉;许静;汪洋;周春华;旺杰;付煜;王亚军;罗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式孔底 光纤 光栅 应变 应力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半植入式孔底光纤光栅应变计地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射入端光缆(7)、透射端光缆(8)、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信号线(15)、数据采集主机(16)、带有安装器的安装杆(17),所述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包括基座(10)、安装于基座(10)的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六个光纤光栅应变计(1-6)绕圆周间隔60°固定于环氧树脂基片(9),且六个光纤光栅应变计(1-6)串联后两端分别与射入端光缆(7)和透射端光缆(8)连接,带有安装器的安装杆(17)用于将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安装至测孔孔底端面,射入端光缆(7)和透射端光缆(8)与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连接,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通过信号线(15)与数据采集主机(16)连接;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上绕半径为5mm的圆周上间隔60°刻深度为0.4mm、长度为10mm的半圆柱状槽,六个光纤光栅应变计(1-6)以串联的形式分别固定粘贴到对应的半圆柱状槽中;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的直径为48mm,厚度为1mm,光纤光栅应变计(1-6)直径为0.8mm,长度为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植入式孔底光纤光栅应变计地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接头(11)和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所述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结构,接头(11)为与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连通的圆柱形腔体,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开口端与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以同心圆的方式对齐后粘接固定,通过接头(11)灌入液化后的凡士林至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以达到防水并保护光纤光栅应变计(1-6)的作用。
3.一种半植入式孔底光纤光栅应变计地应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绕圆周间隔60°刻六个半圆柱状槽,并将六个串联的光纤光栅应变计(1-6)分别固定粘贴到半植入式基片(9)的半圆柱状槽中;半圆柱状槽的长度为10mm,深度为0.4mm,光纤光栅应变计(1-6)直径为0.8mm,长度为10mm;
2)将与光纤光栅应变计(1-6)连接的射入端光缆(7)和透射端光缆(8)穿过基座(10)的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然后从接头(11)穿出;
3)将基座(10)的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开口端与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以同心圆的方式对齐,并将二者粘贴一起;
4)加热工业用凡士林使其液化,并通过接头(11)灌入至光纤光栅应变计保护仓(12),以达到防水并保护光纤光栅应变计(1-6)的作用,待凡士林冷却,并用铝箔缠裹射入端光缆(7)和透射端光缆(8)组成测试光缆(18),至此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即加工完成;
5)根据岩芯及钻孔电视选择合适的深度进行测试,使用磨平钻头将孔底磨至光滑平整;
6)磨平孔底后用清水冲洗孔底,取出钻头后,采用丙酮擦洗孔底,采用烘烤器将孔底烘干;
7)根据配方和洞室温度调配胶水,按照胶水的固化情况,在合适时间涂抹到准备好的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的半植入式环氧树脂基片(9)上;
8)将涂胶后的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通过带有安装器的安装杆(17)迅速安装到孔底端面上,安装到位后保持光纤光栅应变计探头(13)对孔底的压力;
9)胶水完全固化后,取出安装器,将测试光缆(18)与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连接,采用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检查光纤光栅应变计(1-6)的服役状态,保证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光纤光栅应变计处于服役状态;
10)向钻孔内冲水并读取光纤光栅应变计(1-6)稳定读数作为初始值,每解除1cm读数1次,大于钻孔直径后每2cm读数1次,直至解除结束或岩芯崩断后读取稳定读数,并描述解除过程的异常情况;
11)将光纤光栅调节分析仪(14)通过信号线(15)与数据采集主机(16)连接,读取应变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测试部位的应变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7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角度三段式摩托车观后镜
- 下一篇:一种喷雾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