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突合动触头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7286.1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思雨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断路器 动触头组件 动触点 静触点 连接臂 壳体 动触点件 入线端 段式 分段 合闸 转动连接 电连接 分段部 台阶式 受力 贴合 紧凑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突合动触头组件,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入线端、静触点部和突跳组件,其特征在于,突合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点件和拉离件,动触点件与入线端电连接且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包括相连接的连接臂和动触点部,动触点部连接突跳组件;拉离件,连接在连接臂和壳体之间以拉动动触点部远离静触点部,连接臂具有受力于拉离件的分段部,合闸时,拉离件与分段部分段式作用,以带动动触点部分段式接近静触点部,并直至相互贴合。采用本发明的微型断路器及其突合动触头组件,动触头采用台阶式分段移动,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而且缩小了微型断路器的整体尺寸,使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储能实现突合的突合动触头组件。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由分合闸机构、触点、保护装置、灭弧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保护装置(脱扣器)和电流热组件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流热组件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磁脱扣器的动铁芯动作,推动打击杆撞击操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解锁,使断路器分闸进而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故障排出后,再通过分合闸机构进行合闸操作从而接通电路。目前,我国现今使用的最多的微型断路器为手动分合闸式,通过手动拨动分合闸机构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操作。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因而可以在无电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旧电网中。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护电器的普通微型断路器,也急需加装智能控制系统。为了与广泛应用的手动分合闸式的普通微型断路器相匹配,现在,主要在普通微型断路器一侧新增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智能型微型断路器根据输入控制信号来驱动其他普通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费控可靠性,加强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质量管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中对断路器的外形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限定,其中,限定智能微型断路器与普通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形状及尺寸相一致,以保证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方便进行大规模的断路器终端设备更换。
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微型断路器由于增加了智能控制装置,其尺寸一般比普通微型断路器尺寸大,外形上也不一致,无法直接使用,使用前需先对放置微型断路器的基础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前期投入大、工期长,不利于智能电网推进进程。
断路器的储能主要指将合闸或分闸时进行能量储存,当进行合闸或分闸动作时,能够迅速将断路器的动触头合上或分开,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合闸或分闸的电弧存在时间,达到迅速灭弧的目的。为了提高分合闸速度,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增加分合闸弹簧的贮能量,这都必然需要提高操动机构的输出功和整机的机械强度,降低了技术经济指标,且整体外形尺寸较大,同时由于要使用较大力量储能,操作者操作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由分闸至合闸的过程中,动触点逐步向静触点靠近直至贴合,动触点与静触点只有两种状态,非贴合与贴合。在非贴合时,动触点与静触点无论距离多近,都不会电连接,也不会发生产生危害电弧的可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突合动触头组件,动触头阶梯式向静触点运动,利用在合闸过程中微储能即可达到急速合闸,从而迅速灭弧的目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突合动触头组件,设置在一微型断路器内,所述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入线端、静触点部和突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合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点件和拉离件,动触点件与所述入线端电连接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连接的连接臂和动触点部,所述动触点部连接所述突跳组件;拉离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臂和壳体之间以拉动所述动触点部远离所述静触点部,所述连接臂具有受力于所述拉离件的分段部,合闸时,所述拉离件与分段部分段式作用,以带动所述动触点部分段式接近所述静触点部,并直至相互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思雨,未经周思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