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及变倍瞄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650.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东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G02B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瞄准 转像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及变倍瞄准镜,其中转像组包括具有变倍曲线槽的变倍筒以及设置在变倍筒上沿曲线槽移动的三个透镜组,所述变倍曲线槽包括靠物侧的第一曲线槽和靠像侧的第二曲线槽,所述第一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上端向下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上端向中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中部向下端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三个透镜组包括第一负折射率透镜组、正折射率透镜组及第二负折射率透镜组;所述第一负折射率透镜组和正折射率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曲线槽内,所述第二负折射率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曲线槽内。本发明提供的转像组,具有更高的变倍比,且具有紧凑性和高光学性能的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同时还能保证变倍手轮全程转动平滑无卡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在结构上足够紧凑以及拥有高光学性能的前提下,这种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能实现12倍到14倍的变倍比。
背景技术
目前的瞄准镜普遍采用双正组移动实现变倍的传统方式,其中靠物侧的第一透镜组移动用于补偿像面漂移,靠像侧的第二透镜组移动实现变倍,这种变倍转像系统可以为瞄准镜提供足够长的出瞳距离,也能实现较好的光学性能,但这种传统的变倍转像系统无法实现7倍以上的变倍比,也就无法像高变焦比的变焦照相镜头那样能实现许多用户需要的强大功能。
美国专利NO.US2007/0019289 A1和欧洲专利EP1746451(A2)中提出了一种6×变倍比的变倍转像系统,该变倍转像系统从物侧起依次是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即正—正—负三透镜组式变倍转像系统。当透镜组的位置状态从低倍变为高倍时,第一正透镜组和第二正透镜组按各自运行轨迹同时移动,第三负透镜组固定不动。在实现较高变倍比的同时,还拥有极高光学性能以及很大的视场角,但由于采用的还是双正透镜组移动变倍的传统方式,这种光学型式实现更高变倍比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要达到7×都已经非常困难。
中国专利(CN101609204B)提出了一种8×变倍比的变倍转像系统,该变倍转像系统从物侧起依次是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即正—负—正三透镜组式变倍转像系统。当透镜组的位置状态从低倍变为高倍时,第一正透镜组和向物侧移动,第二负透镜组向像侧移动,第三正透镜组向物侧移动。这种转像系统具备实现更高变倍比的潜力,但总长度超过普通转像系统近一倍,结构不够紧凑,视场角也小。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713621A)提供了另一种用二组移动实现连续变倍的瞄准镜转像系统,该转像系统从物侧起依次是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通过沿光轴移动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来实现连续变倍,即“正—负”二透镜组变倍转像系统。其结构紧凑,视场角大,缺陷是当要实现12倍及以上变倍比时,变倍曲线槽高倍段的轴向倾角太小,转换到高倍段时透镜组会出现卡滞甚至完全锁死的现象,实现更高变倍比的潜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倍比更高的用于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及变倍瞄准镜。这种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可以实现12倍或更高的变倍比,且结构紧凑,各项光学性能优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倍瞄准镜的转像组,包括具有变倍曲线槽的变倍筒以及设置在变倍筒上沿曲线槽移动的三个透镜组,所述变倍曲线槽包括靠物侧的第一曲线槽和靠像侧的第二曲线槽,所述第一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上端向下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上端向中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曲线槽在所述变倍筒的轴向上从中部向下端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三个透镜组包括第一负折射率透镜组、正折射率透镜组及第二负折射率透镜组;所述第一负折射率透镜组和正折射率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曲线槽内,所述第二负折射率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曲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东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东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05)
- 下一篇:一种数显式电话信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