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956.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屠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轩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67/02;C08L71/02;C08L91/06;C08K13/06;C08K9/08;C08K3/36;C08K3/34;C08K5/11;C08K3/32;C08G63/91;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墙 保温 建筑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将石英沙、高岭土、滑石粉湿法球磨,干燥成粉后煅烧,再加入经改性的羧基聚酯树脂以及经超声处理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六次甲基四胺和磷酸钡的混合物共同进行加热反应,随后经混炼、硫化、热压等一系列特定工艺制成成品建筑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阻燃效果好,耐候、耐老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还公开了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短缺,特别是目前又正处于建设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而约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约为30%。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外墙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
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于范围广;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不影响建筑的原有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目前应用较多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外挂式外保温、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保温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外墙保温。但是有机保温材料存在着种种弊端,比如原材料使用石油资源、环保性差、易燃、耐候性差、易老化等。尤其是随着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入,有机保温材料易燃的缺陷逐步暴露,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石英沙、高岭土、滑石粉湿法球磨,干燥成粉后煅烧,再加入经改性的羧基聚酯树脂以及经超声处理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六次甲基四胺和磷酸钡的混合物共同进行加热反应,随后经混炼、硫化、热压等一系列特定工艺制成成品建筑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阻燃效果好,耐候、耐老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还公开了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外墙保温层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石英沙20-25份、高岭土15-20份、滑石粉8-12份混合均匀置于球磨机中,经湿法球磨,得到粒度150-180目的混合料浆;
(2)将羧基聚酯树脂22-28份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150℃,在真空条件下处理2-3h,随后升温至175℃,加入四丁酚醛6-10份、聚己二酸乙二醇酯3-5份、甲氧基聚乙二醇2-4份,在常压下反应1h,将反应产物用3mol/L的稀盐酸洗涤2-3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改性羧基聚酯树脂;
(3)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6-15份、六次甲基四胺3-9份、磷酸钡1-3份混合,加入2000mL去离子水,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的条件为:温度50-60℃,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25-35min;得超声处理混合物;
(4)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浆干燥成粉,随后加入煅烧炉中,在1000-1200℃下,煅烧50min,然后迅速降温至室温,得煅烧产物;
(5)将步骤(4)的煅烧产物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115℃时,再向反应釜中加入步骤(2)所得的改性羧基聚酯树脂和步骤(3)所得的超声处理混合物,混合均匀后保温反应30min,得初步反应产物;
(6)将步骤(5)所得的初步反应产物倒入混炼机中,调节混炼机温度至130-150℃,随后向混炼机中加入氯化石蜡3-5份,在120-150rpm的搅拌速率下混炼15-20min,得中间反应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轩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轩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