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冷却内循环系统的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464.7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晨星;韩超;戴洪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冷却 循环系统 汽车 仪表盘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设有冷却内循环系统的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工仪表盘的冲压上模,还包括一冷却内循环系统,冷却内循环系统包括至少四个冷却管,冷却管内填充有冷却液;至少四个冷却管固定在冲压上模的四个角部;冷却管的侧壁设有钢制的散热翅片。冲压上模是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中的主要部件,处于长时间的工作状态,冲压上模的发热情况在壳体内部严重,一旦温度过高会容易故障影响加工效率,故本发明通过在冲压上模上设置冷却管能够对冲压上模进行了冷却降温,并且不影响冲压上模的正常工作效率,能够实现正常工作的同时,实现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通过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进行冲压而成的,现有的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的冲压上模由于长时间进行冲压,会造成冲压上模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不利于冲压上模的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冷却内循环系统的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冷却内循环系统的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工仪表盘的冲压上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却内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内循环系统包括至少四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填充有冷却液;
所述至少四个冷却管固定在所述冲压上模的四个角部;
所述冷却管的侧壁设有钢制的散热翅片。
冲压上模是汽车仪表盘加工设备中的主要部件,处于长时间的工作状态,冲压上模的发热情况在壳体内部严重,一旦温度过高会容易故障影响加工效率,故本发明通过在冲压上模上设置冷却管能够对冲压上模进行了冷却降温,并且不影响冲压上模的正常工作效率,能够实现正常工作的同时,实现降温。钢制的散热翅片能够将冷却管进行散热,实现循环使用。
所述冲压上模的四个角部设有四个用于容纳冷却管的凹陷,所述凹陷的深度在0.5~1cm。能够使冲压上模和冷却管的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冷却管呈圆柱状,所述冷却管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有一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传送系统连接一驱动电机的转轴,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所述搅拌轴是一中空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中空管状,所述中空管的上端开口,下端闭合,中空管的侧壁上开有出气孔;
所述冷却管还包括一气泵,气泵的进气端连接一三向阀的出气口,三向阀的两个进气口分别连接大气和氮气罐;
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一导气管,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入中空管内。
本发明通过搅拌轴能够使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在冷却液内充入氮气,能够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冲压上模的冷却效果。本专利创造性的将出气孔开在搅拌轴上,可一边搅拌,一边充气,取得了下述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在搅拌轴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方向与搅拌方向一致,一方面,搅拌阻力较小,冷却液散热速度快,另一方面,气体和冷却液的混合程度高,氮气利用率高。能够使冷却液能够重复使用。
搅拌轴的上端套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一变速齿轮组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本专利选用齿轮作为传送系统,动力大,效果好。
当然也可以不要变速齿轮组,直接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咬合在一起。以进一步减少部件,降低损坏率。
三向阀为电磁阀,气泵、驱动电机、电磁阀均连接一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连接一传感器采集系统,传感器采集系统包括一温度传感器,中空管是一导热材料制成的中空管,中空管抵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上。本专利可以利用中空管获取冷却液的温度,信号处理系统根据温度进行判断,从而调整电磁阀、气泵、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柘电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