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5199.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葛义学;曹成茂;武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9/1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艺术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各地有关生态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的景点遍地开花。我地处位于江淮之间,雨水充足,阳关明媚,特别适宜水稻种植。因此因地制宜,采用技术手段种植水稻,制作稻田艺术画,将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为广大人民提供休闲观光的新场所的同时,也使得农村与农民,获得了致富巨大的商机。
稻田画就是由黑色、红色、紫色、黄色、绿色等各种彩色水稻组成,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和秧苗栽植、田间管理环节,形成精美的稻田艺术。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从日本发展而来,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同时也没有较为规范的稻田画种植方法,在稻田颜色和层次上受到限制,无法实现较好的视觉效果,种植技术需要改进。
为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为规范稻田画的种植技术及保证稻田画的艺术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选种晒种:稻田画要用黑米稻、紫米稻、红米稻、绿米稻、黄米稻等不同颜色水稻种子,根据作画的田地规划好相应配置图,整理出不同颜色稻种的需求量,稻种选择纯度和发芽率高、特征稳定、产量较好的水稻种子,并将选好的种子在晴好天气晒种2-3天;
(2)浸种:浸种前先用盐水处理种子,去除秕粒,用清水洗净后使用清水浸种,日浸夜露至种子自然破胸露白;
(3)育苗土配制:选择菜园土与腐熟马粪混合后粉碎过6-8毫米筛,再向其中加入过磷酸钙、硫铵混合,其中菜园土、腐熟马粪、过磷酸钙、硫铵的重量份依次为85-88、9-10、1.5-2、0.2-0.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糠醛渣调节育苗土pH至5-6即可;
(4)播种:将准备好的育苗地块整平,保证高低误差不超过1厘米,再向其中填入2-2.5厘米厚育苗土,刮平后均匀将稻种撒播,再填入0.5-0.6厘米厚的育苗土,轻轻压实后浇透水,再用薄膜覆盖在土层上;
(5)移栽:待秧苗秧龄至三叶—心时进行移栽,移栽前先在田里通过画线器画出九宫格,依设计图样定出坐标,再通过绳子牵线描出图样及字体轮廓,沿着绳子移栽不同颜色的水稻秧苗;
(6)田间管理:
A、水分管理:彩色水稻秧苗要保持浅水栽插、薄水分蘖,秧苗移栽大田后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处于分蘖阶段的田块要降低水位,保持湿润灌溉,以促进有效分蘖发生。
B、增施肥料:移栽前田块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并加碳铵30-32千克、磷肥40-50千克、氯化钾5-6千克,栽后7-10天后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7-8千克。
C、病害防治:
彩色水稻苗期注意防治苗叶瘟,尚未移栽大田的彩色水稻秧苗在移栽前1-2天施药,带药移栽;已移栽大田的秧苗采用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防治一代二化螟虫。
D、稻田修剪:
在水稻分蘖旺盛期按照设计的图案标准进行修剪,保证稻田画完美的艺术效果。
所述晒种过程中若气温超过25℃,则将种子垫于草席、报纸上再进行晾晒。
其中处理种子的盐水的配置方法为每千克水加160克盐。
所述育苗土配制中菜园土、腐熟马粪、过磷酸钙、硫铵的重量比为450:50:10:1。
所述播种过程中的育苗地块选择旱地,播种后保证苗床无水层。
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对不同颜色水稻的科学选种处理以及彩稻的土壤营养需求,满足了各色水稻的生长,保证了稻田画完美的艺术效果,同时规范了稻田画的种植技术,降低了稻田画的制作成本,方法简单,带动力强,对发展旅游和观光农业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水稻成熟收割后,又可向游客出售优质稻米和粗粮,打造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积极带动当地稻米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稻田艺术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未经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运动员身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体育运动教学仪